俄罗斯戏剧《钦差大臣》来沪上演。 齐琦摄
前天晚上和昨天晚上,俄国文豪果戈里的代表作——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在上海大剧院上演。俄罗斯最古老的国家剧院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为沪上观众带来了难得一见的原汁原味的俄语戏剧,也带来了一次俄罗斯戏剧文学和表演艺术的双重洗礼。
改编自果戈里同名小说,《钦差大臣》以其情节荒诞讽刺、人物生动形象闻名于世,在俄罗斯戏剧史上更是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836年,《钦差大臣》在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首演,剧作家果戈里本人也参与了剧目的创作和彩排。自此,《钦差大臣》对于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而言,便有了如同《茶馆》之于北京人艺一般的特殊意义。而在不少戏剧界人士看来,尽管该剧形式偏于简单,过分关注了群体的丑陋而对个体刻画流于肤浅,但总体而言,“最正牌的《钦差大臣》”此番来访,仍然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
经典剧目 紧扣时代脉搏
说《钦差大臣》是经典中的经典并不为过。1836年,该剧在亚历山德琳娜举行历史性首演,之后成为名副其实的俄罗斯国家级经典剧作。然而,悠久的历史积淀并未将其毫无新意地限制在传统的框架之中,总导演瓦列里·福金对剧目的推陈出新使它一点都不显得过时。可以说,该剧带来的,是俄罗斯戏剧“以当代手法解读经典”的尝试。
不过时,首先是因为作品的核心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钦差大臣》展现的是人类的弱点,观众无论古今都能感受到作品对现实的讽刺、抨击与批判。更何况果戈里的艺术创作中向来涵盖了喜剧、悲剧、爱情、复仇种种元素,而这一切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可或缺的因子。正是基于这一基础,俄罗斯著名戏剧专家梅耶荷德曾说过:我们的《钦差大臣》可以每十年翻排一次。
尽管如此,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俄国人并不是一次次将其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1926年,梅耶荷德本人就打破了以往演出的所有传统,对该剧从剧本内容和演出形式上都进行了大胆创新和解构,使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
此次来沪演出的版本也是如此。为了更加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瓦列里·福金没有使用最为原始的经典版本,而是以梅耶荷德所使用的版本作为基础,再融入19世纪初版演出的一些元素,比如保留了果戈里亲绘的第一幕布景,以及梅耶荷德设计的第二幕楼梯;同时对结构和舞台进行了改编,最终呈现出将原作的五幕喜剧切分为两幕12场的效果。舞美直观简洁,台上28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忙而不乱。北京人艺著名演员冯远征在观看完该剧在北京的演出之后就表示,此版《钦差大臣》使用了一个简洁、非常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还结合了传统歌剧,为观众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表演样板 糅合现代元素
在俄罗斯戏剧界,《钦差大臣》一直被视为一部非常考验演员能力的作品。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代表作《演员创造角色》中,该剧和契诃夫的《海鸥》被并列作为演员创造角色仅有的两部经典性个案教材,对演员的舞台表现力和角色塑造能力要求很高。而此版《钦差大臣》就让观众看到了什么是真正属于舞台的喜剧表演。
在新版剧目中,参与演出的并不仅有老一辈艺术家,还有带来现代演绎元素的年轻演员。于是,新鲜的表演形式与多样的舞台展现也随之而来,为剧目增添了不少活力。但无论老少中青,俄方演员的专业程度都是毋庸置疑。冯远征坦言,不管是从爆发力还是能歌善舞来说,俄方演员都值得中国戏剧演员学习。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则十分欣赏演员对于节奏的掌握:“他们的动作既整齐划一,又有演员自己的个性化表现。”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赵志勇这样分析:“演员训练得很不错,形体和台词能力很强,依稀能看到梅耶荷德演员训练法的影子。”
作为梅耶荷德学派的代表作,《钦差大臣》在戏剧爱好者中间可谓家喻户晓,梅耶荷德对于中国戏剧人,尤其是戏剧导演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对此,荣广润直言,我们除了要加强对演员表现力、技巧风格的培养之外,也应学习导演和剧院运用自身理解去解构戏剧的这样一种努力。
文汇报首席记者 邵岭 实习生 曾心怡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