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娴 姜方
最近,李云迪继“当选肖邦钢琴大赛最年轻评委”“弃评委责任不顾去挺好兄弟黄晓明婚礼”这些话题后,再次以专业演奏家罕见的“舞台断奏”成为舆论焦点。在社交媒体上李云迪“车祸现场”的话题瞬间承包了微博、微信朋友圈的热词榜。对一位曾经的肖邦大赛冠军得主、多年巡演的保留曲目却因为忘谱而导致音乐会断奏,著名作曲家、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许舒亚提醒年轻人:娱乐圈会“凋敝”真正的艺术家。
10月30日,李云迪在韩国首尔与指挥家大卫·罗伯森执棒的悉尼交响乐团同台演出《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时发生严重失误——他突然忘记要弹什么,演奏被迫突然中断和停止。演出结束后,李云迪并没有立即因为自己的失误向乐团与乐迷致歉,而是直接回到后台,并且取消了原定的唱片签售活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微博上、朋友圈里,有不少知名乐评人、学者对此事发表了看法——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赵晓生说,弃评委责任于不顾与弹协奏曲出错性质不同,前者是社会责任,后者是个人素养。一位音乐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随时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忘词、忘谱、节奏错、和声错、指法错、音错……但唯一不可犯的错就是中断,“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在任何情况下让音乐继续下去。中断对音乐而言犹如‘死亡’”。知名乐评人耳帝通俗地解释了李云迪的“车祸现场”:“好比汪峰在唱《春天里》时,唱到‘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突然大脑空白,接了两句‘啊小公主,啊二十四小时热水的家’,随后直接‘春天里’结束……”
肖邦冠军在台上忘了自己的成名经典曲目“肖协第”一——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许舒亚告诉记者,这一事件对青年人来说提了个醒——要小心,娱乐圈会“凋敝”真正的艺术家。“大音乐家都是持续不断地在练习着,甚至到上台前的最后那一分钟,作为演奏家,把谱子背下来完全是一种基本素养”,而现状是,很多音乐家在年轻时候就展露头角,进而受到万人瞩目,这时候有一部分人就转入了娱乐圈的规则中,成为了“明星”,逐渐淡忘了自己作为音乐演奏家的身份。如果只是把音乐当成成名的途经,而不是一生的理想;如果成功之后,直接转入娱乐圈,过度追求出镜率,那么再优秀、再有天赋,最后终究要慢慢凋零、迅速殒落的。真正的大师不仅仅只拥有一技之长,没有高的精神境界,就不可能走向更高的艺术境界。
著名指挥家陈燮阳今年正逢从艺五十周年,回顾自己合作的无数中外演奏家,陈燮阳说,舞台上断奏事故虽然罕见也并非没有,只是这一次他深深为李云迪觉得惋惜——“年轻人不能太贪玩”。他比较了郎朗、李云迪两人,说同样是从事钢琴事业,郎朗也参与了各种商业活动,在钢琴上他还是非常认真的,坚持练琴,该用功的地方很用功。大家往往看见郎朗的前台表演,不了解他背后努力,但音乐会上的表现就能真实反映出来。“年轻演奏家固然有朝气、有活力,但日常训练仍是提高艺术水平的必经之路。”
“要谦卑地做人,并始终怀抱对艺术、对观众的敬畏之心。”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林宏鸣则认为,“敬畏”是青年艺术家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出现这样的失误,即使现场低头致歉一分钟也不为过”,林宏鸣说,青年艺术家应当爱护自己的艺术地位,即使想要表现得亲民、接地气,也必须设置底线,并且用怎样的方式也值得商榷。
其实,演奏家在台上出现各种失误并非罕见。不少名家也曾“马失前蹄”:曾在巴塞罗那的钢琴协奏音乐会上大忘谱而导致至今都视谱演奏的法国钢琴家塔霍;2014年国家大剧院演奏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时让乐团不知所措的老柴大赛冠军加夫里洛夫……甚至并不是所有的“车祸现场”最终都酿成悲剧——历史上,还发生过“美妙的断奏”:俄罗斯大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在一次演奏格里格钢协时,半中间完全与乐队错开,致使乐队停止演奏。安东即兴演奏了三分钟之后竟然又找到了切口,毫不违和地重新回到指挥和乐队的步调中去。演出后,安东戏称这是他一生最美妙的演奏。
也有专家教授认为,年轻人偶尔一次失误,不应上升至大规模“口诛笔伐”,希望李云迪能就此吸取教训,卧薪尝胆、重头再来,也不枉乐迷以及前辈对他的关爱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