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戏剧评论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刘厚生在一次访谈中,对于当下中国传统戏曲提出了看法和建议。他认为,地方戏剧种的衰落和人才流失,尤其应该引起重视。
刘厚生详细分析了地方戏剧种的现状。“首先,地方戏曲剧种剧团大量衰减,剧团体制混乱,优秀剧 目和优秀演出渐少。”1950年代中期的统计显示,当时中国的地方戏有360多种,可谓百花齐放,但之后受到流行文化、商业竞争的冲击,剧种、剧团数量都大幅减少。由这一点带来的,是“主创人才流失,尤其是剧作家,特别是优秀剧作家流失严重”的问题。他指出,很多优秀的戏曲导演、编剧都转向了电视连续剧的制作,地方戏音乐家更是凤毛麟角,表演人才也十分紧缺。“人才缺乏,且地方戏工作者文化素养平均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地方戏的艺术竞争力。这是一项集中性的忧虑点。”他说,所谓艺术竞争力,大体上指剧种艺术成就的历史积累,全体创作人员的艺术水平,特别是主要剧作家、艺术家们的艺术功力,创造性和艺术见解,乃至整个剧种剧团的艺术风格、作风等。“而所有这些,又必须能够适应其所生存的时代与环境,能够同其他艺术样式争夺观众。有了强大的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竞争力才有生存权。”
在刘厚生看来,面对全球化文化浪潮的竞争、挤压,今后二三十年将会是地方戏生死攸关的“最后关头”。一种可能,是地方戏再度振兴,成为社会主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另一种可能,是地方戏在“越滚越快的滑坡路”上走向博物馆艺术。面对这一现状,地方戏曲必须自强自立,力争成为全国性剧种,即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欣赏和认同的剧种,或者至少成为流行较大地区的大地方戏。“中小地方戏发展成大地方戏,多能坚持自我,又善于吸收外来因素。尤其是地方音乐、特色声腔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适应较大地区的情况,不断丰富、提高,如豫剧出现了豫东与豫西的大同小异。”除此之外,还可以走剧种合流的道路,一些语言基本一致、音乐同属一种声腔、基本剧目通用、表演样式相近、流行地区相邻的地方戏,可以在一定条件成熟时进行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