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传播渠道的多元冲击,上海的文艺院团正面临着考验与挑战:如何不满足于一般的流行文化,进一步打造出精品,催生出文艺高峰?如何让这些优秀作品惠及更多百姓,更好地以文化人,成为城市名片?如何突破传统体制机制的局限,突破从业人员头脑中固有惯性思维,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在创作中融入创新思维,让我们的优秀作品不仅业内称好,也在百姓的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艺术家拿出才华,拿出思想,拿出过硬的好作品!
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上海文艺院团开启创新模式”系列报道,就是希望从多层面、多角度展现上海文艺院团正在进行的努力与探索,面对的挑战与瓶颈。希望我们的报道,能够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与讨论,从而共同营造出更好的文艺创作生态,催生更多让群众满意的精品佳作。
京剧似乎热了。梅兰芳和周信芳诞辰120周年纪念,让京沪两地的京剧舞台好戏连连。电影拍大戏工程进展到第3年,继《霸王别姬》《龙凤呈祥》和《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后,明天,《勘玉钏》又将在车墩影视基地开机。京剧演员的粉丝也越来越多,史依弘、王珮瑜已经成为颇具票房号召力的明星,愿意进剧院看京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海派京剧如何创作出更多符合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优秀作品,成为摆在上海京剧院面前的新课题。
经典需要与时代共舞。国粹要代代相传,需要作品,也需要观众。
传承:用海派新编呼应时代精神需求
剧目是戏曲艺术的载体。戏曲传承,离不开优秀剧目。而新编历史剧的创作演出正是上海京剧院的看家活。首任院长周信芳一生自编自导或与人合作创排的新戏多达120多出,新时期以来,上海京剧院更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创作了一批传承戏曲精神、呼应时代需求的优秀剧目。
呼应时代的精神需求,是上海京剧院在新编戏创作中的鲜明追求。其中代表之作,首推创演于1988年的《曹操与杨修》。这部作品突破了传统戏里对于曹操的雷同化塑造,将人格的冲突与人性的复杂置放于戏曲舞台上,拓宽了京剧在人文思考和美学呈现上的深度。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龚和德这么评价:“这是京剧能够体现现代文化精神的有力例证。”2011年,上海京剧院又推出了另一部人文气质突出的新编历史剧《成败萧何》。
以对题材的文学开掘和人物的命运刻画,来与今天人们的心灵产生碰撞,也是上海京剧院在新编历史剧创作中的追求。以《廉吏于成龙》为例,有专家分析认为,该剧的艺术感染力不在于简单地弘扬廉政精神,而是在于成龙身上展现了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民众的道德渴望。赋予清官戏以很强的文学精神。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编戏创作中,上海京剧院没有放弃对传统戏曲美学精华的坚守。上世纪90年代,上海京剧院将曾经风行于20世纪上半叶的同名连台本戏改编成新编戏《狸猫换太子》,情节环环相扣,将南派京剧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直观地呈现了京剧表演艺术的博大精深。
有专家指出,未来上海京剧院在新编历史剧的创作上,应该继续保持对现实的观照,保持对于人物命运的展示,继续选择厚重的题材,为多年树立起来的品牌做叠加。也有专家认为,新编历史剧的题材可遇不可求,这可能会成为上海京剧院在今后创作中面临的一个瓶颈。
传播:点燃京剧“冬天里的一把火”
这些年来,上海京剧院在抓原创的同时,结合艺术规律和时代特征,不断丰富与升级传播手段,运用当代传播方式来拓展观众群。以演出季的方式来培养观众,是上海京剧院在今年所做的一个尝试。借着甲子回眸的机会,早在今年年初,院方就推出了全年的演出主体框架,确定举行四个系列的演出。今年上半年之内,还将确定明年的演出框架。2013年,上海京剧院的王珮瑜在十个月里连续推出十场余派老戏专场,票房形成了滚雪球的效应,这带给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很大启发。“戏曲必须往演出季方向努力,改变传统的一戏一推的方式。只有有计划地把演出信息系统地提前发布,才能最大可能吸引关注度。”
除此之外,上海京剧院还推出各种普及活动的升级版,努力培养新观众。在很长时间里,京剧或者说戏曲普及,都停留在演出和讲座上。“后来我们发现,这种方式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单向输出,互动性不够强。”单跃进说。为此,2007年,上海京剧院推出首个“京剧FOLLOW ME”白领课堂,很快成为沪上年轻人时尚的文化体验方式。到目前为止,“京剧FOLLOW ME”已经开办了16期,学员约6000名。
公益演出同样是培养新观众的有效手段。1994年底,上海京剧院率先提出“走向青年”的口号,相继走进高校,点燃了京剧“冬天里的一把火”。京剧进校园还获得政府部门大力扶持与资助,近两年每年都在高校举办70场演出,并在此基础上推出明星公开课。单跃进表示:“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引导,这项工作我们会坚持做下去。”
文汇报首席记者 邵岭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