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核心技术突破和创新,需要有一批持之以恒、前赴后继、不断探索的科技人员队伍,要有合适的激励机制,既要利益相关又不能过于功利。从院所来讲,要设计好单位、团队、个人三者利益高度相关的机制,从这三个层次实现由“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转变。
而要真正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要有大量原创性的,对全球技术、经济、人文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产生于上海,或者与上海有重大关联。而这也是科研院所基本的使命和职责。不过,由于长期“国家养”,不少院所出现了创新乏力的症状。1999年,我国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开始企业化转制。转制之后,科研人员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引领行业,服务行业”的使命感。作为一家研究所,我们不能将自己完全等同于市场中的企业。以电科所为例,转制后,一部分部门去开拓市场,另一部分则坚持研发,为行业企业提供新产品研发、产品检测和技术咨询等服务。目前,我们的主营业务和产品涉及智能电网用户端产品(系统)、中小电机及系统节能、智能电器及配电系统、船用电机电器、智能物流装备的技术及产品研发、标准制修订和检测服务,以及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研究与工程实施,主导产品与系统技术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营造可持续的技术、经济、人才良性系统发展的社会氛围、文化氛围、评价考核氛围。
我认为,建设科创中心,离不开培育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鼓励出头、挑战权威,形成良好的、创新人才辈出的社会氛围和教育体制。良好的创新机制、创新文化氛围,才能为科学家提供自由探索的环境。80后、90后、00后更具创新精神,并具备较好的经济条件,允许和支持他们去创新,社会和院所要营造氛围,引导更多的杰出人才从事技术创新工作,要在机制上更加长远、灵活,鼓励挑战权威的文化和制度环境,允许和宽容失败。
同时,上海还要进一步依托有条件的科研院所和大学或者联合体,开展新型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所谓新型,就是真正集聚科技创新的要素,成为利益相关者,并能不断吸收更高端、更国际化的科技创新要素。在这个新型创新平台上,科研院所不仅可以担任技术服务平台的角色,还可担任孵化器、天使投资人、创新创业指导和市场纽带以及品牌输出使用等角色。总之,要带头成为新型的科技创新基地。新型创新平台建设也非常有利于科研院所自身成果转化、产业发展,进而有可能成为有影响力的科技企业集团。建议政府可以开展试点工作,逐渐形成突破。
文/陈平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