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驻京记者 郭超豪
凌晨的北京,寒风刺骨。三里屯的夜生活早已落幕,簋街的红灯笼渐渐熄灭,整个城市似在沉睡,位于东城和海淀的两家三联韬奋书店却依旧灯火通明。“三联书店”的老故事,一直在前辈学人的忆述中生动着;而它的新故事,还在北京的寒夜里继续着。这样的夜里,书店聚拢来不同的人,有翻着课本奋笔疾书的学生,有进门接杯热水、暖暖身子的夜归人……
(冬日深夜,三联韬奋书店二楼咖啡馆的人气颇旺。 本报记者 郭超豪 摄)
“因为真的有一部分人需要”
在北京,有3家全天候“不打烊”的书店——历史悠久的三联韬奋书店、新开业的三联韬奋书店海淀分店以及地安门雁翅楼内的“中华书店”。
昨天凌晨2点半,记者走进位于中国美术馆边的三联韬奋书店。冬日深夜,这里的人气却不差,沿街的落地窗边摆放着七八张小桌,座无虚席。收银台边,出租车司机耿师傅正与店员、保安轻声聊天。他是这里的常客,为了不打扰家中的老婆孩子休息,耿师傅每个工作日深夜下班后,就在这里看看书、聊聊天,捱到天亮再回家休息。店员告诉记者,书店每天凌晨的客流量大概在四五十人,“客人来了都会在这儿过一宿,大半夜回家也不方便。”
书店二层是“雕刻时光”咖啡座,人气似乎更旺些,四五十张桌子“上座率”超过一半。夜深了,大部分人伏案而卧,一个坐在角落里的女孩拿起保温杯,起身走向吧台,找服务员接了一杯热水。她叫江树,23岁,从浙江绍兴来到北京,在附近一家洗浴中心做足疗技师。只有初中文凭的她每天凌晨两点下班后,就拿着教材在这儿自学日语,顺便等待早班地铁回家。大半年时间,她已通过日语四级考试,正向三级“迈进”。“我的梦想是在北京赚够了钱,去日本读书。”江树疲倦的眼神里透着坚定。
咖啡座的消费并不低,一杯热拿铁加一块芝士蛋糕近70元。店员告诉记者,这里一晚上营业额时常不到四位数,像江树这样接杯热水坐一晚上的“顾客”大有人在。但他们从不驱赶不消费的人,顾客有什么需求还会尽力帮助。“这里是书店嘛,有文化的地方,当然要学会包容。”
位于五道口的三联韬奋书店海淀分店去年四月开业,环境和设施都优于老店。由于周边多所大学环绕,这里的客流以学生为主。或许是临近学期末,凌晨四点多记者来到店里时,仍有20多名学生在台灯下自习。店员说,这已经算“人气”很差了。“12月31日跨年那天晚上,有几百号人在书店里过夜,连站的地方都没了。”辞旧迎新的时刻,并非每个人都能和家人朋友欢聚一堂,有人有家难回,有人无家可归。这时候,书店就成了家,在这里可以与书相伴,与志趣相投的朋友共聚一堂,他们不再孤单。
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说:“当前市场环境下,实体书店如果只是图书销售场所,那它确实会逐渐失去存在的理由;城市需要实体书店,因为它是一个文化生活场所。我们办24小时书店,是因为真的有一部分人需要。”
专业化、特色化、小众化留住实体书店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实体书店如何生存下去,甚至活得更好?日前,全国千家书店在北京召开了“把书店留住”为主题的发展大会。北京大学教授肖东发说:“专业化、特色化、小众化是未来实体书店的趋势。要想有生命力,就得与众不同。”
在北京,像三联韬奋书店这样拥有鲜明特色,获得读者认可的书店还有不少。北京大学东门外的雨枫书馆是家会员制的女性书店,已拥有会员2600多人,还开出了连锁店;曾入选“世界最美的20家书店”的“老书虫”书店和蒲蒲兰绘本馆,前者是京城最活跃的外文书店,后者则是国内首家专业儿童绘本馆;位于万松老人塔院的正阳书店,专售北京文化书籍;杨梅竹斜街的模范书局,被誉为“最具民国范的书店”……
“图书是薄利的产品,而房租、水电、人力等经济成本年年在上升,房租几乎占到实体书店毛利的30%。有些读者到实体书店翻书看书,然后到网上购买,书翻旧了就卖不出去了。卖书确实不容易,怎么办?”肖东发坦言,实体书店要发挥好体验和服务的优势,“网上售书没有体验,而实体书店看得见摸得着。大型书城引入亲子阅读、创意生活、数字体验、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商城转型。独立书店注重特色化与小众化,营造文化氛围。儿童书店着眼于提供亲子阅读,社区书店、校园书店也可以进一步为大学生和社区居民提供各种便捷的服务。”
事实上,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倒闭潮”后,实体书店的寒冬似乎已经过去。在提倡“书香社会”的今天,实体书店更是成了爱书者心灵栖息的好去处。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向记者介绍,2014年全国实体书店零售市场扭转了整体下滑的趋势,零售额比上一年增长了3.2%,北京等一线城市大型实体书店的零售额增幅超过8%。
“面对激烈的竞争,实体书店如不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生存都会存在问题。书店在卖书之外,同时还承担着文化传播、公共服务、阅读推广的社会功能。真正做好这些,实体书店才能跟上社会进步,不被时代淘汰。”魏玉山说。
(文汇报北京1月9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