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懿)昨晚8点,随着上海当日平均气温出炉,今年入春时间的悬念也彻底揭开:2月9日。这也是申城自18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早的一次入春。
自从2月9日之后,上海日均气温已连续5天高于10℃,从而达到气象意义的入春标准。不过,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服务官傅易希望通过记者向市民提一个醒:2月中旬,天气结构仍然不稳定,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强,即便气象意义上已经入春,但这与民间对春天的理解并不一致,市民仍然需要提防冷暖转换。
昨天,上海在宣布入春之前,同时发布了寒潮与大风两个蓝色预警信号。受南下强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48小时内气温最大降幅达11℃。上海今天气温将只有2℃到6℃,明天最低气温更是会降到-1℃到0℃,郊区则可能下探到-2℃到-4℃,春寒何止料峭,简直堪比隆冬。
傅易告诉记者,早早入春,与一系列偶然因素相关,未必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气温会偏高。以今年为例,要不是上海受暖气团控制的同时天气晴好,9日气温上升的速度就未必有这么快(当天青浦最低温接近冰点,但最高气温超过20℃);再者,如果这次寒潮早到大半天,昨天的日均气温可能就无法达到入春标准。
傅易表示,2004年,上海在2月16日就入春了,当时可居于历史第二早。但之后一个月,上海先后遭遇了4次寒潮(48小时降温幅度大于等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