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不止一个人长时间地抬头仰望天空时,人类这个种群就有了智慧。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第一艘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从此拉开了人类载人航天探索活动的壮丽帷幕。加加林的伟大创举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开启了世界载人航天波澜壮阔发展的新纪元!五十年,弹指一挥间,人类载人航天事业已从最初的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着日益深远的影响。空间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和平利用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梦想!
迄今为止共有22名航天员在载人航天事故中牺牲,其中有16名美国人(其中3人是在“阿波罗”1号飞船地面试验中死亡),5名俄罗斯(前苏联)人,1名以色列人。其中最严重的是1986年1月28日和2003年2月1日美国“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共有14名航天员在事故中遇难。
小编精选了一些人类历史上的出舱瞬间,来铭记这些历史时刻。
第一次月球漫步
1969年7月16日,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把人送上月球。飞船上载有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3名航天员,经过75小时50分钟的飞行后,进入环月轨道。7月21日格林尼治时间2时56分,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将左脚踏到月球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并说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这对一个人来说,只不过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对人类来讲,却是巨大的一步。”19分钟后,奥尔德林跟着也踏上了月球。他们在月面放置科学仪器,搜集22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共活动了2小时31分40秒。
中国第一次出舱活动
2008年9月25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第一次太空漫步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发射载有别列亚耶夫、阿里克谢·列昂诺夫的“上升”2号飞船。飞行中,阿里克谢·列昂诺夫进行了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他离开“上升”2号飞船密封舱,系着安全带实现了到茫茫太空中行走,在离飞船5米处活动了12分钟。上图是搭载在“上升”2号飞船外部的摄像机拍摄的静止照片。
第一次无安全带太空行走
第一次无安全带太空行走是由美国宇航局宇航员布鲁斯·麦克坎德雷斯二世于1984年2月7日执行“挑战者”号的STS-41-B任务时完成的。在这次持续5小时55分的太空行走期间,宇航员罗伯特?斯图尔特紧紧跟随在他后面,以防万一。照片显示的是从“挑战者”号看到的麦克坎德雷斯二世在地球上空漫步的幻妙画面。
第一次三人太空飞行
1992年5月13日,美国宇航员皮埃尔·苏奥特、理查德·赫布和托马斯·埃克斯完成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三人舱外活动,这是在STS-49任务期间的第三次太空行走。这也是“奋进”号航天飞机第一次执行太空任务。照片显示三名宇航员把手抓在重达4吨半的INTELSAT VI通信卫星上。通过这次舱外活动三名宇航员取回并修复了这颗通讯卫星,给它安装了一个新发动机,然后将其释放,再移动到预定的地球同步轨道上。
首次出舱修复太空望远镜
1993年12月,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搭载6男1女共7名宇航员完成首次修复哈勃空间望远镜。照片显示的是女宇航员凯瑟琳-桑顿站在航天飞机机械臂上,正准备把一块发生故障的太阳能电池板从哈勃太空望远镜上拆除,使其坠入地球大气层烧毁。宇航员不仅更换了太阳能电池板,还为哈勃太空望远镜安装了经过校正的镜头。背景中看起来像“死亡星球”的正是地球。
最危险的太空行走
2007年11月3日,美国航天员帕拉金斯基完成历时7个多小时的太空行走,成功修补了一块国际空间站太阳能电池板。由于电池板依然带电,而且破损点距离工作舱足有半个足球场远,帕拉金斯基要“走”上近一个小时,英国《泰晤士报》曾评论说这次任务是美国航天史上最危险的太空行走。照片显示,帕拉金斯基站在国际空间站机械臂上,“走”到带电的太阳能电池板前。
》》太空探索感言
“宇宙航行不是一个人或某群人的事,这是人类在其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历史进程。”
—— 加加林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待在摇篮里。”
—— 齐奥尔科夫斯基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
—— 阿姆斯特朗
“如果上帝不想让人类探索宇宙,只要把天梯推倒就行了。”
—— 韦纳·冯?布劳恩
“我们现在选择登月或做任何别的事情不是因为他们容易,而是因为他们充满挑战。”
—— 约翰·肯尼迪
“很难说有什么办不到的事,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变成今天的希望,也可以变成明天的现实。”
—— 罗伯特·戈达德
“从外面往航天飞机正面看,风景好看极了!”
—— 卢杰
“真是太美了,连那些烽火连绵、苦难深重的地方,从这么远的距离看也是美的。这使我重新思考人生的真谛。”
—— 焦立中
“我至今记得,那一天的所有细节。”
——杨利伟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来源:综合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科普中国、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