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梁何利基金2019年度颁奖大会今天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授予1位科技工作者(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吴伟仁)“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位科技工作者“科学与技术创新奖”,35位科技工作者“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上海再创佳绩,共有8人获奖,其中刘真、樊春海、常兆华、王华平4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杨辉、耿美玉、范先群、刘中民4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上海获奖比例占全国14.3%。
上海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创造了全国最年轻获奖人记录。2019年度何梁何利奖全国56位获奖人中,仅有2位为35岁以下,均来自上海,而且都来自中科院神经研究所,分别是31岁的刘真(1988年11月出生)研究员和34岁的杨辉(1985年8月出生)研究员。刘真研究员成为何梁何利奖最年轻的获奖者,他是我国完全本土培养的优秀科学家,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带领参与完成了非人灵长类遗传修饰技术的研发和模型构建,培育出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杨辉研究员从2014年建立独立实验室以来,已在Science,Nature Neuroscience等期刊发表文章12篇,他创建的基于全基因组的脱靶检测技术——GOTI技术,在精度、广度和准确性上远远优于世界上在其之前的任何同类技术,有望建立新的行业标准。
在医学药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上海持续保持领先优势。2019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在医学药学领域全国有6位获奖人,其中3人来自上海,分别是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范先群研究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刘中民教授。经统计,从何梁何利基金设奖以来,医学药学、生命科学领域全国获奖人数259人,其中上海获奖人70人,上海的获奖比例占全国总数27%,凸显上海在这两个学科领域上的优势。
源源不断成长的科技人才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何梁何利基金自1994年设奖以来,共奖励了1362名优秀科技人员,上海累计已有154人获奖,占全国总获奖人数11.3%。其中钱伟长、苏步青、谷超豪、林元培4位科学家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殊荣。在上海154位获奖人中,有106位是两院院士,占比达69%。在这份长长的获奖名单中有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钱伟长、苏步青、王应睐、谢希德、李国豪、严东生、谷超豪、蒋锡夔、叶叔华、吴孟超,王振义、汤钊猷、顾玉东、林元培、包起帆、汪品先、陈竺、何积丰、王曦、裴钢、赵东元、陈国强……这些名字深深地镌刻在上海乃至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他们中有我国科研领域的开拓者与领跑者,也有本市各个学科、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为上海科创中心树立起了一座座成就和精神的丰碑,筑起了一个个专业和人才的高地。
>>>延伸阅读
2019年度何梁何利奖上海获奖人简介
刘真
男,1988年11月生,中科院神经研究所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至2017年就读于中科院神经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是我国完全本土培养的优秀科学家。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带领参与完成了非人灵长类遗传修饰技术的研发和模型构建,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首次建立了非人灵长类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并得到健康存活的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Liu et al., Cell,2018);首次利用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遗传背景一致的BMAL1基因敲除节律紊乱克隆猴模型。体细胞克隆猴的研究成果获评科技部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协2018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并入选“Cell 2018年最佳八篇文章”和“Nature 2018重大科学事件”;2、构建了MECP2转基因食蟹猴模型,并发现其表现出明显的类似人自闭症的行为特征,在国际上首次报道携带有人类精神疾病症状的非人灵长类模型,为自闭症的发病机制及干预手段研究提供了更加高等的模型。该工作获评科技部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协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樊春海
男,1974年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在南京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学士(1996年)和博士(2000年)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核酸分析化学,在生物大分子限域识别和核酸传感、成像分析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工作,主要学术成绩包括:1、提出“框架核酸”概念并发展了界面有序化构筑新思想,突破了生物界面限域环境下组装与识别的瓶颈;2、开拓框架核酸电化学传感分析新方法,发展出复杂生物体系中高信噪比检测的新技术;3、发现细胞膜微纳界面调控的新机制,建立了核酸分子活细胞原位实时成像新方法。相关工作为Science、Nature等期刊广泛引用和正面评价。相关应用成果获得广泛好评。迄今已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17篇,SCI他引28000余次,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6件、美国专利2件,转让1件。
常兆华
男,1963年7月生,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创建者及负责人。首创以“创新反应炉”为核心和“线-站”为特征的流水线创新体系,促使科技成果转化,20年来孵化近20家高科技医疗企业,开发出心脏支架、人工心脏瓣膜、大动脉覆膜支架等上百种高端医疗器械,几乎全覆盖欧美介植入器材主要产品线,改写了我国该领域依赖进口的历史,累计已为国家节约数百亿医保资源;实现介植入医疗器械国产化,并取得多项原创性重大成果:心脏支架大规模国产化,产品上市14年来,累计500万套支架挽救了350多万条生命,大大降低了国内患者医疗负担;国内首个大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实现产品系列化和关键原材料国产化,取代了20多万元单价进口产品,累计挽救8万危重患者生命。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49项,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入选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40名医药产业风云人物”。
王华平
男,1965年生,东华大学研究员,1986年获成都科技大学化学纤维专业学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纺织大学化学纤维硕士学位,2001年获东华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长期工作在纤维材料工程技术创新的第一线,主要成果有:1,聚焦聚酯纤维材料改性、加工及其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应用开发创新,开发国际先进的高亲水高导湿、高保型、超仿棉、石墨烯等超仿真多功能聚酯纤维,彻底改变涤纶纤维的舒适性与手感,实现“秒干”效应;2,开发的高品质超细旦纤维精细化加工技术,突破熔体直纺纤维加工极限,纤维直径小于5微米,支撑我国成为全球超细旦纤维领军地位,3,集成开发高效柔性化及智能化加工技术,成为行业跨越式发展的标志,推广应用年产值超过千亿元,4,创新构建的物理化学法再生聚酯中国方案,年回收废旧聚酯瓶片及纺织品100万吨,助力城市固废处理。荣获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已在恒力、新凤鸣、桐昆、百宏、恒逸等企业广泛应用,并入选为“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
杨辉
男,1985年8月生,中科院神经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在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2-2014在美国怀海德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研究,主要成果有:1,建立GOTI技术,更为灵敏地检测脱靶,避免了单细胞体外扩增带来的噪音问题,而且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来自同一只小鼠,理论上基因背景完全一致,避免了个体间差异造成的影响。基于GOTI技术的脱靶检测,让世人重新审视了这些新兴基因编辑技术的风险;2,发现CRISPR新用途--特异性敲除整条染色体,为包括唐氏综合症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在Science,Nature Neuroscience,Developmental Cell等期刊发表通讯/共同通讯作者文章12篇,论文他引3000余次。
范先群
1964年生,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安徽省蚌埠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3年和1998年先后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和2005年分别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眼耳医院和梅奥医院作访问学者。从事眼科临床和科研32年,主攻眼眶病和眼肿瘤,师从张涤生院士,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建立眼眶外科手术关键技术:1,率先建立数字化眼眶外科技术平台,实现术前规划、个性化定制眼眶修复体和术后验证;2,研制9种功能化材料,通过干细胞复合功能化材料修复眶骨缺损,实现眼眶骨再生;3,建立眼恶性肿瘤治疗新策略。建立眼动脉超选择介入化疗技术,提高视网膜母细胞瘤保眼率。主持863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5项,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Cell Stem Cell等SCI论文159篇,授权专利17项。
刘中民
男,1956年出生,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92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心胸外科学、急诊与灾难医学、干细胞研究,取得一系列系统性成果:1、灾难医学方向:作为汶川地震上海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2008年创立我国第一个急诊与灾难医学系,主编我国第一部规划教材《急诊与灾难医学》并获批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我国研究生规划教材《灾难医学》,建立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并成为WHO第一支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2、干细胞方向:针对心力衰竭5年存活率低,18年前刘中民即开展干细胞治疗心衰的研究,先后主持科技部和上海市干细胞领域重大项目、上海市干细胞与转化高峰学科,是国家首批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和上海市首批“四新”基地负责人;3、心胸外科方向:作为国内最早开展人工心脏和心肺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衰的医生,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致力于心脏病相关机制和器械研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392篇,其中SCl论文97篇,获国家授权专利7项、主编教材和专著7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市级科技奖等14项;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灾难预防医学分会首任主任委员,世界急诊与灾难医学会唯一中国理事及亚太灾难学会副主席。
耿美玉
女,1963年8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耿美玉是我国药理学领域的领军科学家之一,在抗阿尔茨海默病(AD)和抗肿瘤两类重大疾病方面,取得了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创新性成果,为我国重大新药创制和相关基础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她通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主导研发了国际首个兼具病程改变与症状改善双重作用的寡糖抗AD新药GV-971,是16年来国际上首个3期临床研究成功的抗AD新药。2019年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甘露特钠,代号:GV-971)的上市申请,用于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作为主要发明者研发10余个抗肿瘤新药,5个进入临床研究,1个获得美国临床研究试验许可,并同步研发了疗效/毒性监控标志物。获国内外授权专利47项,实现技术转让10余项。迄今,发表论文240余篇,作为通讯作者在Cell、Cancer Cell等发表论文150余篇,SCI他引3000余次。获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入选科技盛典2018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和中科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作者:沈湫莎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