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种叫“迷你动物园”的场所在都市商场中悄然兴起。它们占地从几百到几千平方米不等,通过展示讨喜的小动物,配以卖萌的文字,成功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孩子的注意力。对于生活在“水泥森林”的都市人来说,不用忍受日晒雨淋,又可以和小动物们亲密接触,何乐而不为?
不过,“迷你空间”真的适合小动物生活吗?萌娃们看到的是动物最真实的一面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动物与环境生态专家。
问题一:商场里的动物开心吗?
动物和人一样,空间太小会“憋坏”
上海某地铁旁商场的屋顶花园里,有一座“迷你动物园”:入口处,孩子们正整齐地排着队,等待骑上矮脚小红马。等候间,有家长发现小马驹的眼睛无精打采,几只不断与水泥地面摩擦的马蹄,以及扭成“外八”的后肢,无不显示出它的疲倦。“小马已经连续走了一个下午了,一口水都没喝过。”人群里有人说。
目光呆滞是“迷你动物园”中动物的惯常表情。动物园达人、科普作家花蚀感慨:“走了那么多家‘迷你动物园’,没有一家的动物处于比较好的状态,因为它们的生存空间实在太小了。”
据花蚀调查,即便是上海最大的室内动物园,动物们的生存环境也有些堪忧:3000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内,生活着2000余只大小动物,其中不乏羊驼、细尾獴、小香猪、小马驹等大型哺乳动物,再加上要为游客辟出的参观通道,平均一只动物的生存空间不足1平方米。
过小的生活空间,频繁与人接触,动物很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和刻板行为。花蚀说,有人觉得猫头鹰眼睛瞪得大大的、身子一动不动的样子很萌,殊不知,这就是它的应激反应——这时,猫头鹰体内的激素水平持续上升,如果一直处于应激状态,它将很快死去。
在“迷你动物园”中,人们也会经常看到有些动物会一圈一圈不知疲倦地绕着笼子走,或者死命咬自己的皮毛,这就是刻板行为。花蚀告诉记者,刻板行为是生物应对过于单调的环境而做出的机械重复反应,如果把小孩子关在一个单调的空间里,也会出现这样的行为。
另外,建在商场中的“迷你动物园”还存在照不到阳光、噪音太大等问题。有游客在游览意见簿上写道:“我逛一会儿都觉得吵,不知道这些动物是怎么忍过来的。”
问题二:传统动物园为何都在“拆笼子”?
动物之“萌”要与环境相得益彰
展示动物是动物园最基本的功能,但除了展示动物的外观形态,还应反映动物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生活在自然中的行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动物园开始“拆笼子”,从让游客参观被圈养的动物,到鼓励人们走进动物之中。
原产于南非等沙漠地区的细尾獴是一种小型群居穴居动物,要把它生活习性展示出来,需要有可供挖掘的地面,让它们能够在地面上肆意打洞。有些动物园建造了地下走廊,让游客能够近距离观察细尾獴在洞穴里的生活。
“业内已经把‘丰容’作为衡量动物园好坏的标准之一。”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何鑫说,丰容是动物园术语,指的是在圈养条件下,尽可能丰富野生动物的生活情趣,满足动物生理及心理需求的一系列措施。比如,给善于攀爬的动物栽培树木,给爱打洞的动物提供土壤等。
上海建工园林集团园林工程公司设计研究院院长何翔宇曾负责上海动物园乡土动物区扩建工程。他说,给动物建栖息地,不能建成“样板房”。在改造前,他们查阅了许多有关动物生活习性的书籍,也从饲养员那里询问到了很多生活日常,到现在他还记得,黑猩猩的生活条件有“内部一套房,外部一操场”的说法,也就是说,一只成年大猩猩需要室内100平方米、室外300平方米的活动空间。
去年5月,全新的上海动物园乡土动物区与游客们见面。展区模拟了上海特色湿地和丘陵密林自然生境,汇聚水獭、獐、豹猫、华南虎、丹顶鹤、东方白鹳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以及猪獾、狗獾、貉、绿头鸭等上海及周边区域代表性物种,展区面积达三万平方米。
问题三:爱宠之心该如何表达?
不妨走进自然,发现身边的野趣
如此看来,都市商圈与动物园真的不相容吗?其实也不尽然。花蚀表示,一般来说,野生动物都不太温顺,但被人类驯化的品种——如兔子、仓鼠、猫、狗等可以养在室内,另外,两栖爬行类动物对生活空间的要求也不高。
在如何平衡室内圈养和动物权利方面,上海自然博物馆在做“生命长河”项目的策展时就有了考量。上海科技馆展教服务处处长顾洁燕说,在展示品种上,馆方选取的是对环境空间相对要求较低的两栖类和一部分鱼类。即便这样,他们还给动物们搭建了模拟栖息地的生态箱,有石头、苔藓、枯木,尽可能“螺丝壳里做道场”。而且,展示的动物们还有“轮休”制度,即每隔一段时间,它们便会被带到更大的空间中透透气,换一批动物参与展示。
何鑫说,都市里的人们总想寻觅些野趣,却又经常觉得离自然很远。其实,如果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身边的小动物越来越多了,比如生活在上海的鸟类就有500多种。从2016年开始,上海科技馆推出了“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鼓励人们发现“身边的野趣”。迄今,已有十多万人在百宝箱网页上,用视频、音频、照片等方式上传了他们的发现——有猫狗、有鸟类、有昆虫、有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专家呼吁,亲近自然,不妨走进它们,而不是让它们走进我们。
作者:沈湫莎
图片:资料照片
编辑: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