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将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这彰显了中国完善知识产权全球治理,创造全球良好创新生态环境的坚定信念和责任担当,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的基本手段,是创新原动力的基本保障,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中国从战略高度坚定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先后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用好知识产权才能激励创新。我国通过制定与修改法律、制定司法解释、制定部门规章等路径,完善了版权、专利、商标保护、制止不正当竞争和非法垄断的规则,为满足法定条件的创新成果披上坚硬的权益外壳。4月23日修订的《商标法》有驳回“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对恶意申请商标注册者和对恶意提起商标诉讼者实施处罚、提升惩罚性赔偿至五倍等内容;《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原告初步举证义务及其举证义务移转规则的增加,也是对国内商业秘密权利人有关举证难问题的及时有效回应。这些都充分说明,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来激励创新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政策,更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同时应该看到,技术的进步已经高度便利化了技术的传播和各种跨境贸易。一国的创新成果可以在一秒钟内就传播至全球任一国度;一国技术流入他国后,产品又可能迅速回流技术原创地。凡此种种,都要求各国共同构建和谐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全球化的今天亦对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的前提是,构建实质相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并逐步加强各国对仲裁机构裁决和法院判决的协助执行。
当今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的企业都要走出去,各国的技术和资金已高度国际化,作为激励创新保障创新成果基石的知识产权制度,必然要高度国际化。构建公平合理的政策、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投资是我国贸易政策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通过保护外资和知识产权,建立高效平等的市场环境。尊重知识价值是营商环境的基础。中国政府一直努力营造公开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高效的行政环境、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尤其是保护好知识产权,为我们同世界各国开展合作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就指出:“我们鼓励中外企业开展正常技术交流合作,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知识产权。同时,我们希望外国政府加强对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一讲话既延续了对外商知识产权保护的根本立场,又展现出我国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的信心。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创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同各国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基础上开展技术交流合作。”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平等保护外国对华投资和中国对外投资的知识产权,将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方向。我们也希望各国尤其是具有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摒弃固化国内竞争优势的不当手段,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的进程。
作者:黄武双(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