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这个暑假注定是特别的。一方面,因为疫情的反复,线上社交将成为很多学生在假期保持联络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经过几个月的疫情和网课,孩子们被移动设备包围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呼吁教育者关注数字化社交媒体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说到数字化社交媒体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人们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个人隐私的保护、不良信息的过滤和对陌生人的警惕上。与此相对应的,很多手机厂商和应用程序也都推出了青少年模式,以此帮助成年人更好地监督管理孩子对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的使用。然而与此同时,有一个潜在的影响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那就是数字化社交媒体有可能阻碍未成年人共情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传播学研究表明,人际交往的质量与动用社交线索的多寡成正比。而在所有交往方式中,面对面的交流包含了声音、表情、动作、接触等多种社交线索,无疑是质量最高的一种沟通方式。社交媒体一直被认为会造成人际关系的肤浅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多年来,尽管开发者和使用者不断为社交媒体增加新的社交线索,比如表情、符号、图片、音频甚至视频,以此来赋予社交媒体在传递信息之外更有表达情感的功能,但是心理学研究发现,线下交往对于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联系仍然不可或缺,未成年人尤其如此。
我们知道,共情是一项发展极其缓慢、需要漫长过程才能习得的技能。人在幼年时期容易以折磨昆虫甚至小动物为乐,就是共情能力尚未发育完全的表现之一。共情能力既与外部环境相关,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比如接触艺术、阅读文学作品等,但最重要的渠道是与人发生真实的接触与沟通。当我们和人面对面时,会因为亲眼见到对方的细微动作和表情而与对方感同身受。举个例子:你看着一个人的眼睛,对他说“你可真蠢啊”,他的眼里闪过一丝委屈,甚至泛起泪光,于是你在心里问自己“我是不是有点过分?”但想象一下你在微信或者QQ上编写一条短信“你可真蠢啊”,然后按下“发送”,会怎么样?
后者正是今天许多未成年人的社交模式。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未成年人对网络社交的使用和依赖正在出现普遍化趋势。2018年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时就有四分之三年龄在10到12岁的孩子拥有社交网络账号。在我们身边,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拿着手机聊天也已经成为常见现象。前面提到,面对面的交流因为能提供足够多的反应细节而让人产生共情,但有心理学家在调查后发现,正是因为可以避免正面交锋带来的尴尬,很多未成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在社交媒体上对人发起攻击。在日本,因为社交网络上的恶语相向造成的未成年人心理问题有上升趋势,一家社交软件公司专门向在校学生发出告诫,希望他们不要通过社交软件发送带有恶意、会让对方产生负面情绪的信息。在我国,近年来有不少青少年心理问题同样与学校里的人际关系有关。
过度依赖社交媒体会让孩子们变成糟糕的、刻薄的沟通者,阻碍他们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发展出足够的共情能力,并且这种影响很有可能延续到他们成年以后。2019年,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卢家楣发布了一项历时五年、针对全国十多个省市高校研究生情感素质的调查,显示高校青年学生人际情感、审美情感、励志情感和情绪智力等指标发展相对较低,宽容感也相对滞后,不仅容易造成人际冲突,也会导致人际和社会互动中情绪适应不良。
必须承认,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的社交模式不可能完全退回到社交媒体出现之前;社交媒体本身在突破时空限制方面也确实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但是,教育者需要充分认识社交媒体对于未成年人情感发展的负面影响,从而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帮助他们在线下环境中更好地学习沟通,学习体察,学习接纳,从而拥有更加健全的心智和情感。
即将到来的这个暑假,正是一个机会。
作者:邵岭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