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既蕴含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根本属性,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也指引出一种方法论和现实路径——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汇聚起共建共治共享人民城市的磅礴力量。
一座城市,缘何如此令人心神向往。答案万千,归结其一:重千钧的“人民”二字被深深镌刻于心,并持守着“人民至上”的初心,不断在自我建设发展中勇毅迈步、深刻践行“共建、共治、共享”。
共建共治共享,既是当下的上海实现发展新奇迹的必然选择、必由路径,也在这座城市中有着深厚的脉络与根基。
江西中路187号,正处于修缮更新的“老市府大楼”内,二楼正厅一块题词石碑被妥善保存。时任市长陈毅于上海解放一周年时在此题写:“上海人民按自己的意志建设人民的新上海”。时隔70年,鎏金字体依旧光可鉴人,内涵深刻意义更植根于城市发展的血脉中。
城市原点黄浦区,1949年12月,上海解放7个月后,“宝兴里居民福利委员会”在宝兴里成立,这一上海首个由居民自发成立的居民委员会所传递的正是一种自治共治意识的萌生。上世纪90年代末,城市改造中出现了大量新型居住区,以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为核心的“三会”制度,体现了时代发展中居民参与共建共治的务实探索。时至当下,“新三会”制度更实现了基层高效集中意见、自主形成治理方案。
在上海,有个曾被口口相传的“凝聚力工程”,近30年间,关切不同时期社会治理的难点热点,夯实了基层参与共建共治的根基;还有发端于“以党建带动社区文明创建”的“康乐工程”,聚焦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黏合社区情感、提振朝气活力,直指共享的期待——人民盼的,就是治理要干的……
凡此种种,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因,在这座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中,遵循着拔节抽穗的生长逻辑——密切政府与群众、与社会各方的关系,动员起参与治理的共情;依托特色实践让“参与”成为一种习惯养成,让各方学会梳理诉求、形成方案、掌握治理方法;最终,让人民群众走向城市治理前沿。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这座红色之城顺应不同时期的矛盾及需求,始终紧扣“共建共治共享”,对于社会治理方式及理念不断自我发展、自我革新。
当下,在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市委对于“人民城市”这一根本属性的强化,对于“共建共治共享”这一方向路径的强化,无疑是对新时代城市发展建设的必然需求——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人民城市,不断去探索、去创造,不断开拓人民城市建设的新境界,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的世界影响力。
是的,共建共治共享,在上海深入人心,探索也从未止步。
依靠共建共治共享,上海针走民心,“绣”好垃圾分类、河道治理、“老小旧远”,成果初现;依靠共建共治共享,“两张网”跃级进阶,让各类治理途径和方法“管用、爱用、受用”;依靠共建共治共享,上海从未自我封闭求安一隅,在保持开放的大格局下牢牢守住疫情防控底线,防范系统性风险;依靠共建共治共享,上海也将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人民至上”的本质与初心,也必将依托共建共治共享、经由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践和打造,展现得更为淋漓尽致,生动而富有时代内涵。
作者:顾一琼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