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发展,总有一些关键的节点。
2020年仲夏,十一届市委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肩负起建设新时代人民城市的新使命,上海自觉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转化为具体实践,必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注入澎湃动力。
“人民”二字重千钧。城市建设和治理“为了谁、依靠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它决定了城市的属性,也决定了城市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方向。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杨浦滨江时,称赞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论断。它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充分表明了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坚定追求。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红色,是这座城市的基因;人民,是这座城市最伟大的创造者。如今,一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正在快步走来。历史已经并正在证明:全心全意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人民始终是价值的起点、实践的主体、创造奇迹的动力源泉。
今天,“赶考”仍在继续。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社会主义”这四个字是对城市根本属性的规定,一张蓝图绘到底,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城市发展的制度优势。因此,上海不会是另一个纽约、巴黎或者东京。上海的城市发展时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人民城市的价值追求,始终强调站稳人民立场、保持人民情怀,始终践行共建共治共享,它是“中国之治”的生动例证和时代样本。它的愿景向人们展示了一座令人“心向往之”的城市: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
先哲说过,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居留于城市。让城市工作回归本源,让城市发展回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上来,是治理“城市病”的药方。
把握人民城市的人本价值,紧扣“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 12个字,让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处处见“人”,把人性化、人情味、人文气体现出来,人民生活才更有品质、更有尊严、更幸福。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时刻把“以人民为中心”放在心里,有形之手、无形之手、勤劳之手同向发力,久久为功,共同谱写新时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如此,上海为世界贡献的不仅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更是一个“新物种”:一座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性质、兼具东方神韵与现代化气息的人民城市。
作者:文汇报评论员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