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旸
美国最近的一份统计显示,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正处于单身,差不多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选择独居,“独居人口”成为美国第二大户籍形式。同时,北欧和日本也出现了大批独居人口。从一个人的电冰箱、电饭锅,到为一个人写的“心灵鸡汤”,不少商家正瞄准这一人群大作文章。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日前推出新书《单身社会》,他认为单身人群在“被消费”的过程中时常被贴上“异类”的标签。他从社会学角度认为,“一个人”现象的兴起,正在为社会创造更多可能性。单身族群不仅是一个细分市场,而且将带来巨大的文化空间。
美国独居人群10年扩大30%
据统计数据和访谈资料显示,如今美国有3100万人独自生活,这个群体在过去10年扩大了30%。不只是美国人,在瑞典、挪威、芬兰以及丹麦,近45%住户为独居者。日本如今也有约30%住户独自居住。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则在《单身社会》中透露,中国、印度、巴西是独居人口比例增长最快的国家。
不过,面对如此浩浩荡荡的“一个人”,不少出版物却喜欢用贴标签方式将他们简单分类。近年来,以单身为关键词的图书层出不穷,《25岁后把自己成功嫁出去》写满忠告和好婚姻秘笈,《别急着把自己嫁出去》则苦口婆心告诉你时间还早。推理小说《单身太久会被杀掉的》光是书名就营造了耸动可怖气氛。而那边厢,鼓吹“独立”的书不乐意了,《我就想一个人去远行》等描绘独居生活美景的出版物接连上市,更不消说打着直白口号的《单身更快乐》《单身万岁》。
有评论认为,瞄准单身人群,不能只有催人快结婚或劝人晚点进围城的“心灵鸡汤”。《单身社会》译者沈开喜告诉记者,独居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排斥、歧视或“倡导”,都不如先做好调查。生活可能性大爆炸的时代已来临,如何填补其中的文化空间,需要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进行阐发。
独居生活让人更懂得享受伴侣的陪伴
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中提到,4种要素交互作用为独居生活创造了共同条件,它们是女性地位的提升、通讯方式的变革、大规模城市化以及人类寿命大幅延长。紧接着,书中抛出一个务实的问号:社会应如何全面迎接独居状态到来?
去年,日本NHK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拍摄了一群“无社缘、无血缘、无地缘”的人,记录下他们自我隔离的面貌,这群被打上“无缘”烙印的日本人面临着即使去世也无人知晓或认领的困境。此后纪录片同名书籍《无缘社会》中译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这也引发了学者对于“没有关联、各不相干”社会症状的深思。同样,《单身社会》中也提到部分年轻人支付高额租金,以换取离开父母或校园生活的自由和隐私;还有部分人不再信任婚姻是幸福和稳定的唯一基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宁愿独居,却不愿与孩子共同生活。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不少独居者正是为了创业或争取更好的工作环境,而选择独自生活。
有书评人认为,独居重新书写了人们对自身以及社会关系的理解,影响着经济发展,甚至改变了人类成长、成年和老去的方式。克里南伯格在书中这样写道:媒体无处不在、人与人高度紧密相连的社会中,独自生活或许是让更多人了解自己,以及更懂得享受家庭或伴侣陪伴的一种方式。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