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届书法篆刻大展日前在中华艺术宫举办。作为上海最高规格书法篆刻展,本届大展的一大亮点,是首次将以往六尺整张的最大展品尺幅提升到了八尺整张,希望更多的书者具备书写大尺幅作品的能力。主办方发现,上海的书者似乎更擅长书写一些小品。虽然很多作品尺幅不小,但以字数奇多的小行书、小楷、小隶书为主,通过字数增加来把尺幅变大,而并没有创作出与大尺幅相应的作品。
书法何以为大?该如何提升大尺幅作品的书写能力?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接连推出“大尺幅书法作品的艺术表达”“十届·廿年——上海市书法大展的历史沿革与未来走向”两大论坛,展开深入研讨。
20年间,上海的书法人口增加了一倍
上海市书法篆刻大展创办于1999年,每两年举办一次,以其高度的权威性和广泛的参与性成为上海书法篆刻作者和爱好者最为关注的艺术活动之一。走过 20年,该大展大幅提升了上海的书法人口。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透露,1999年,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的会员有600名,其中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有200名。如今,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超过了2000人,其中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有400余名。20年间,增加了一倍多,且有不少年轻面孔。与此同时,上海的书法理论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兰亭奖等多个重要奖项中均有斩获。
走到第十届,上海市书法篆刻大展为什么要倡导大尺幅书法作品。上海书协副主席戴小京表示,一来是中国书法有大尺幅创作的传统, 明代以后书法开始出现纵向空间的形制,为大尺幅作品的出现提供了条件,“真正的大尺幅书法作品是从清代八怪开始的。”再者,现代艺术场馆空间都比较大,“只有大尺幅的书法作品才能压得住”;还有一点就是“在这几年全国书法大展中,上海已经由第一梯队落到了第三梯队,这么大的降幅与上海书法家缺少大尺幅作品有关。”
“手头把玩和展厅里面供观众欣赏的是两种事,我们所谓的书法艺术表达是指向于展厅需要而提出的命题。”上海市书法协会秘书长潘善助说,大尺幅和小尺幅的表现手法不同、难度各异。鼓励大尺幅书法的书写,不是要求所有人“抓大放小”,而是面对大尺幅书法的形制,有所准备有所思考。希望上海书坛能多关注一点全国性的动态,包括国际上创作的动态,在发扬海派书法的同时,在规格和水准上向全国书法大展靠拢,充分展示当代上海的书法篆刻艺术水平。
大空间配大尺幅已经成书界常态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尺幅书法作品?是在大尺幅的宣纸上填满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还是把一个字像在电脑里用放大镜那样,在宣纸上用力放大?这显然都是差强人意的。获奖书法家余仁杰认为:“字写得要浑厚,写得要熟健,要写出一个正大气象……要读书,要有修养,笔内的表现反射出的是基本功是否扎实”。在金恺承看来, “大尺幅作品艺术表达,是追求艺术对观者的冲击力。将动态瞬间激发受重,达到运动和力量的在线,最终达到静态空间中,动态抽象的一种表达。大尺幅作品不能追求物理空间,而忽视作品的宏大。”“大尺幅写小字也没有什么不好,关键看我们怎么写。”书法家王玺说:“如果是小的作品是写不出来的,这才是大作品的意义。大字与小字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和互相转换的。”
在全国性的重大赛事中,大空间配大尺幅已经成竞赛的常态。白鹤提出,在大型展厅中,必须要考虑展示的视效,“大”占了很大的优势,放置在什么地方也大有讲究。比如,在中华艺术宫这样的展厅中,有些作品不能挂,因为会被淹没掉。作品和展陈空间的关系,值得探讨。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透露,沪上目前正在开展中青年书法人才培养工程,邀请全国名家授课,手把手指导,培养和储备后续的书法人才,争取在全国性的书法展览上获得佳绩,使海派书法艺术从高原走向高峰。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