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越战题材的小说和电影都不少,但能够横跨越南、美国双重视角的优秀作品则鲜见。越南裔美国作家阮清越创作了一部跨越历史、政治和民族的小说,更讨论了文学永恒的主题:对自我和身份的探索。这部处女作《同情者》开篇就说:“我是个间谍,是个卧底,是个‘内鬼’,是个双面人。”集历史、间谍、惊悚等元素一身,让人想起前几年大热的国产剧《潜伏》里的余则成。小说中始终没有出现过姓名的主角,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越南余则成”,他在故事的开篇就登上了去美国的飞机,然后他又想方设法回到了越南,最后又不得不离开。
《同情者》故事背景设于1975年,越共占领西贡,美军大撤退,真实身份是越共的主人公随其南越“长官”逃难至美国,在美国继续进行间谍工作,向北越汇报敌情。在此期间,他作为难民和间谍,身心经历了非同寻常的折磨和挣扎。小说着重刻画了他的“同情者”特质和身份,在身份的探索中艰难行进。烧脑的惊悚小说围绕着绝望的移民故事展开,以独特眼光审视越战和战争的影响,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让读者深入主人公自白,追踪蛛丝马迹,临近尾声才恍然大悟。
《同情者》中文版近期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在作家书店分享会上,上海图书馆信息咨询与研究中心竞争情报部副主任沙青青说,《同情者》主人公的历史原型是北越传奇间谍范春安,他曾在美国加州留学,后以记者身份回到越南,是王牌记者,也是“完美间谍”。他被美国CIA精心培植,却为越共所用,在一段时间里,又曾同时为法国、CIA、越共、南越提供情报,被称为“四重间谍”,直到越共政府为他颁发“人民军队英雄”奖章时,他的间谍身份才为世人所知。即便是身份揭晓后,美国人仍然对他印象很好,他的最后一任美国雇主《时代》周刊甚至为他保留了养老金,越南政府后来则不允许他再去美国。
▲1979年电影《现代启示录》由弗朗西斯·科波拉执导、马兰·白兰度等主演
在沙青青看来,《同情者》可视作阮清越对历史的一种假想,主人公逃亡到美国这个历史原型,如果在后半生真的去了美国会遭遇什么?“小说把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和文学想象进行拼接融合,可以说是小说最有意思和魅力的一点。”
阮清越的写作,正是反思战争的一种手段。“或许有人认为,我的这个难民家庭是美国梦的生动证明——我的父母生活无忧;我哥哥从医,且主持着白宫一个顾问委员会;我自己是一名教授、一个小说家。其实我家的故事也是一个离不开失去和死亡的故事。”
▲电影《现代启示录》剧照
他在书中谈到了知名的越战题材电影《现代启示录》——“电影《现代启示录》让我看到美国水兵如何屠杀满满一舢板的平民,《野战排》让我看到观众中的美国人在电影出现美军杀死越南军人画面时如何兴高采烈——尽管是虚构的电影场面,也让我浑身发抖。我明白了,我的英语即便完美到无可附加的地步,我的言谈举止即便完全美国化,在美国人眼里,我依然是‘那个国家的人’。”
因此,作家阮清越在小说中埋下了一些讽刺的梗。比如,《同情者》主人公后来作为顾问参与一部好莱坞电影拍摄,但这部以越南战争为主题的电影,越南人在电影里居然没有一句台词,仅有痛苦的呼号。其实这正是暗讽著名导演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在不少好莱坞越战电影里能看到美国英雄或被扭曲的美国英雄,但看不到有血有肉的越南人。
▲电影《现代启示录》剧照
出生于1971年的阮清越4岁时随父母从越南逃难至美国,在难民营度过一段时日后,全家定居加州圣何塞。1997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英语博士学位后,阮清越任教于南加州大学至今,现为英美研究和民族学、比较文学教授。2016年,这部某种意义上有着他自身经历影子的《同情者》为从未写过长篇小说的阮清越一举拿下包括第100届普利策小说奖在内的诸多国际大奖。
据悉,上海译文出版社预计明年出版阮清越的最新短篇小说集《难民》,读者将能更直接地了解他的成长经历,以一种独特的历史纵深感,思考战争与和平、家庭与个人的命运。
《同情者》
[美] 阮清越 著 陈恒仕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阮清越写道,战争就是战争,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而美国人有一种倾向,谈起战争时,想到的总是“在那里”战斗的战士,不将战争与移民或难民联系起来。“我的家人和其他难民逃到美国,带来了各自的故事,但除了自己人之间交流,多数不为外人所知。”对于4岁踏上美国本土的阮清越来说,越南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再回越南已是27年后。“我对越南的记忆,是通过美国电影、美国书籍获得的,它们的语言是英语,一种我在某种程度上没有明说、潜意识上认定是母语的语言。我的周围都是难民,讲着蹩脚英语,我不由自主地用美国人眼光审视他们。我无法想象如何过好两种语言的生活,于是决定精通一门语言,放弃另外一门语言。就在努力精通英语及其文化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了解了美国人究竟如何看待越南人。”
文汇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