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里奇来了!不但来了,还真的演了!奇迹!
开演前不久,每天一首不同的钢琴协奏曲最终改为了同一首,只演普罗科菲耶夫的《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临时改换曲目事小,当不少乐迷好友们唉声叹气为在激烈的秒杀中没抢到一张票而错过女神在家门口的演出,我安慰他们,“别伤心!这位经常临时取消演出。”确乎如此!不到上场时间,一切皆有可能。
尽管这种疑念在入场前还有一丝闪过,但直觉和理智都告诉我,这回“阿姐”一定得演!上有“前夫”迪图瓦领衔,下有“他们的女儿”安妮助阵,她还有什么理由缺席呢?
钢琴就位,场灯亮起,阿姐在一片欢呼声中,挽着迪图瓦在上海观众面前正式亮相。对于翘首期盼已久的观众而言,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刻!
阿格里奇真是个传奇!她不但为钢琴而生,也为乐伴而生。与那些深潜录音棚里埋头苦练的钢琴家不一样,她不喜欢孤独,也不喜欢独奏。细数过唱片记录就知道,她已经停止很多年不再出独奏专辑,音乐会也是与人合作,从四手联弹一直到协奏曲。因此,即便她取消了演出,我们都会认为一定有她的原因,因为她还要为她的乐伴与观众们着想,没有合式的心情与强烈的愿望,怎能够续写传奇呢?当我们看到她面带幸福微笑登台时,就知道这必将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奇响”之夜。
在阿格里奇数量惊人的“曲目库藏”中,“普三”可以说是她最最具有“典范”与“标竿”意义的协奏曲了。所谓“典范”,即她率直与干练的风格,最切近这部作品中本真的阳刚之气;所谓“标竿”,这部作品中的超难度技巧与高强度对比,足以令人望而生畏(甚至却步),但对阿格里奇来说,从来就像是在“戏耍”一样,她用各种近乎“玩笑”般的指触亲身示范何谓“举重若轻”。不论是乐团还是指挥,大家都严正以待,乐手们的视线常常追随着迪图瓦,迪图瓦又不时大幅度转过身看看阿格里奇,生怕“跟不上”她。不得不说,阿格里奇就是个“天才”!当普罗科菲耶夫式的“天才”创作在不到百年之内,就遇到了另一位“天才”来演绎他的杰作,仿佛那就是为“她”量身定制的一样。打击乐般的密集和弦与飞流之上的八度续进,在她钢铁般的指尖完全不成问题;如入幻境又极尽妖媚的冥想段落更是真诚无伪得让人毫无抵抗能力(在其他演奏家版本中常常容易显得“做作”)。
▲资料图片
显然,除了因阿巴多离开人世而不再有“双阿组合”之外,我们能听到的最默契的演绎应该就是阿格里奇与迪图瓦了。当终止和弦“尘埃落定”之后,我们看到迪图瓦在阿格里奇额头上轻吻了一下,仿佛在“奖赏”他的这位老搭档的如约赴演。而她又将迪图瓦从指挥台上“搀扶”了下来,缓缓走出观众的视线,这时我们才想起两位已经合作了半个多世纪的银发长者,他们在上交舞台上的首次同框身影与终将“三日不绝”的绕梁余音,给我们留下的那种无比温暖的幸福感。年纪是什么?病魔又是什么?充满人间真情的绝妙乐音,在这个夜晚以及此后的无数个夜晚,都值得我们久久回味。为了答谢观众们的敬仰与热情,阿格里奇又加演了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和舒曼的《童年情景》,一快一慢两个短篇都演奏得惊世骇俗。
能够亲历临响阿格里奇音乐会当然是幸运的!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位亲历“阿姐”演出的人都真实地参与到了她所制造的传奇之旅,场外观众也不例外。每个关心她的乐迷们都会关注她的近况报道与音乐会评论,我想这也是音乐会快评的一大社会价值与美学意义。
作者:孙月博士
图片来源:未注明图片和GIF均由叶辰亮摄影、制作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