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可以表现谍战、巷战、雨夜飞渡、决战攻坚吗?不仅观众带着问号,若放在两三年前,可能连杂技人也不敢为此打包票。而今晚,上海杂技团和上海市马戏学校却用一出联合创排的大型红色海派原创杂技剧《战上海》,回应了这些课题。在这部有恢宏战争场景也有抒情柔美段落的新创作品中,你或许可以找到盛演13年《时空之旅》的影子,也可以看到若干上海杂技团夺得世界金奖的拿手绝活,但可以肯定的是,相比于前作,《战上海》在攻克红色题材创作时,无疑在用杂技叙事的攻坚中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令该剧可以串联起上海解放的几个关键时间点,带领当代观众又一次重温那段烽火岁月,在舞台为英烈竖起一座丰碑。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杂技剧《战上海》今晚在美琪大戏院开启为期三天的首轮演出,用一系列杂技绝技,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党组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上海地下党和广大工人及各界民众大力配合和帮助下,解放上海的英勇事迹。这不仅是上海杂技团首次创作红色题材大型杂技剧,也是其所代表的“海派杂技”一次艺术上的重大突破。
从未有一出杂技剧在创排前如此严格地查阅史实,探索用杂技语汇进行舞台再现。该剧以正面战场和地下斗争两条线索交替叙事。剧中,连长江华、地下党员白兰、15岁的小战士庆生等一系列角色虽是杂糅多位英烈形象而来,但他们在剧中所经历的壮烈情节皆有史可依。无论是解放军在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帮助下,为保护发电厂等重要城市设施,与敌人展开斗争;还是面对敌人负隅顽抗,解放军在苏州河畔展开上海战役中最后激战,这些情节都是创排前,主创人员通过走访高桥烈士陵园、龙华烈士陵园等地一线采风,并结合史料查阅,反复打磨剧本几十次而获得的。在演出现场,这些激烈的战争场面,通过梅花桩、软梯、滑轨倒立等一系列惊险杂技技巧呈现,令观众席惊呼、掌声连连。
能够以杂技表现宏大战争场面、回望“上海解放”那段峥嵘历史,是上海杂技人的使命,更是艺术创作上“海派杂技”的一次重大突破。为此,上海杂技团不仅联合上海市马戏学校组建演员队伍展现解放军气势,同时借助“外脑”,特邀多位军旅艺术家加入主创团队,更忠实呈现解放军面貌。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战上海》展现了17个保留和新创节目,涵盖杂技、魔术、滑稽等样式,充分彰显“海派杂技”惊险而富有张力的肢体语汇与开放包容的艺术特色。与此同时,该剧还融入九种全新表现形式,对技巧、道具都加以创新,综合“声”“光”“电”“影”“景”等舞美科技,多维度、立体再现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
在演出现场,多媒体甚至呈现出裸眼3D的视觉效果,令在场观众感受到沉浸式的观演氛围。而一系列电影画面的穿插,进一步完善了叙事,让角色更为丰满。而武康大楼、外白渡桥、四川路桥等上海具有历史文化地标意义的建筑,也透过布景与多媒体的结合生动而立体地呈现。
据悉,《战上海》作为静安现代戏剧谷名剧展演剧目首演后,还将在今年9月于文广演艺集团建国70周年庆祝演出展演活动上再度亮相。杂技团还计划以“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形式,将该剧推送给更多青年学子。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李婷
图片:上海杂技团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