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为中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刷新美誉度的几部作品里,《地久天长》占据重要一席。该片出品方、王小帅主导的冬春影业(上海)即注册在静安区。再往前推,《我不是药神》《无双》等2018年诞生自静安的影片票房超过50亿元,占据“上海出品”的半壁江山。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有理由思考:在上海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过程中,静安区提供的方案能贡献几分?静安区有没有可能打造中国影视产业的硅谷?日前一场“加快推进影视行业和国际静安深度融合”的头脑风暴后,答案渐渐清晰——影视资源要素富集的静安,能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文旅融合三张王牌,为上海重塑影视产业高地添加燃料。
在业内人士看来,“筑巢引凤”和“扶精品”的政策取向,是静安赢得名家名企信任的关键。一方面,在老牌的“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基础上,一批新载体乘势而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技术厂等产业空间正在升级中;“海视界—静安明珠影视城”预计于2022年投入使用;区内的影视拍摄取景地已多达22家;影视服务专业企业自发建立的产业载体也不断涌现。另一方面,经济账本很直观。在市区两级关于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文件指导下,静安区出台《关于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并推出“影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明确了该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嘉奖精品。凡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鸡、百花、飞天等国内外重要奖项的作品,艺术类影片,市场反响强烈的影片,都能受到政策青睐。正因为此,自2014年10月第一家企业入驻以来,四年多时间,静安已累计引进影视企业252家,同时吸引了贾樟柯、王小帅、宁浩等名监制、名导演、名编剧。
用“掌握一手好牌”来形容静安的影视产业资源毫不为过,与会者的构成足以彰显:上海博纳、花满山(上海)、上海井树、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国际电影节……不同规模的影视企业、不同人才培养侧重的专业院校、错位发展的文创园区、产业链上中下游供给端的制作公司等,恰好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闭环。
但如何将一手好牌打得漂亮,如何释放产学研用一体化活力,是摆在静安面前的一道课题。同样,这也是上海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必须解决的关键一步。对此,静安区提供了一种思路。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进入企业、高校调研时,发现大家的诉求很一致——以实际项目带动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发展。打个比方,若有一个电影项目能将区内的名家名企、影视院校的初级人才、围绕高校的产学研基地、后期视效公司等串联起来,那将对区域的影视产业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与此同时,“国际静安”的建设正如火如荼,金融、科技、电竞、国际化等优势都在区内逐渐显现。这些对于影视产业而言,亦如同散落的珍珠,亟待跨界串联成夺目的项链。“静安能做的,就是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深入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来做好要素的整合。”下一步,他们将强化政策有效供给,实现精准扶持、滚动扶持、企业全生命周期扶持,使产业政策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更好契合企业发展和作品创作需求,充分激发企业成长和人才创作活力。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