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东子”之父,著名军旅儿童文学作家,李心田于7月3日5时40分在济南逝世,享年91岁。
1929年,李心田出生于徐州东南的睢宁县,1950年毕业于华东军政大学,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文化教育和文艺工作。历任解放军第二十八速成中学教员,原济南军区文化部干事及前卫话剧团创作员、创作室主任、副团长、一级编剧。中篇小说《船队按时到达》获全国优秀少年读物二等奖,《夜间扫街的孩子》获冰心图书奖。
李心田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写作,发表过诗、剧本、小说、电影文学剧本等。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寻梦三千年》《梦中的桥》《银后》等。其小说《闪闪的红星》《两个小八路》《跳动的火焰》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他说“潘东子”是一群人身上凝结成的点
三十多年前,电影《闪闪的红星》在中国影坛掀起了一股“红星”热,影片留下了许多经典镜头、台词以及广为传唱的歌曲。然而,小说《闪闪的红星》从最初成稿到与读者见面,却经历了十余年的时间。
“电影《闪闪的红星》上映是在1974年,但小说的创作完成还要再早上10年。”李老回忆说,“1961年,我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两个小八路》,责任编辑李小文同志约我再给孩子们写一本书,于是我开始了《闪闪的红星》的创作。”
最初,这本书定名为《战斗的童年》。1965年,李心田已调到原济南军区文工团创作室。“文革”前夕,他连写了两封信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追回了正在编辑的《战斗的童年》书稿。单位要求创作员把手头的作品交出来处理,李心田很爱惜自己辛苦两年多才完成的书稿,就把手写原稿交了,悄悄留下一份誊清稿……
197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谢永旺来济南组稿。李心田闻讯,就把劫后余生的《战斗的童年》交给他审读。谢永旺认为不错,并得到了主持工作的王致远支持,决定请作者修改后出版。谢永旺觉得书名《战斗的童年》不新颖,没有特色,便与李心田商量改为《闪闪的红五星》。最后王致远审稿时删掉了那个“五”字,从而这部作品便以《闪闪的红星》在1972年5月问世了。
随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讲了《闪闪的红星》,《人民日报》发表了“一部儿童教育的好教材”的评论。全国18家出版社到人民文学出版社要印书纸型,当年累计印数在300万册以上。作品还被译成英、日、越等多种文字向外介绍。
曾有人问李老潘东子到底是谁?他说:“其实,潘冬子不是谁,是从一群人身上凝结成的“点”!那时,我在部队速成中学当教员,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儿子许光、政治部主任鲍先志的儿子鲍声苏,都跟我学文化,这两个孩子都是长征前留在家乡、全国解放后找到父亲的。我曾听说过,江西根据地有一位红军,长征时给家中留下了一顶军帽,军帽里写了名字,后来这位红军的儿子拿着这顶军帽找到了他的父亲。还有,抗战时胶东有个17岁入党的女青年,入党的第二天被捕,后来被敌人活活地烧死了。这几件事儿震撼了我,天天在我脑子里转,后来一个“潘冬子”的形象终于跳到了我的眼前。”
他不仅仅是儿童文学作家,最后一部作品是《风筝误》
李心田以《闪闪的红星》为人所知,但学界认为,李心田创作60余年,创作题材丰富,他不仅仅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
学者介绍,从 1957 年在《文艺学习》上发表《我的两个孩子》开始,李心田先生笔耕不辍几十载,儿童文学只是他创作起初的选择和日后写作的重要向度之一,但他400 万字的创作,题材涉及军事斗争、社会万象、家庭婚姻、文化哲思多个层面,且其新时期以来的创作,完整参与了上世纪 80 年代从伤痕到反思到改革文学的历程,尤其是其改革题材的小说,以对改革现代性触动的异化现象细致的体察,对人物“边际人格”的塑造和一种“省世”的清醒情怀,拓宽了改革文学的书写领域。
李心田在1990年代发表了《银后》,用完全通俗化的形式写“追星”“下海”,透露出作家对社会与时俱进的追踪。60岁后,李心田又陆续创作了长篇小说《结婚三十年》和《寻梦三千年》,以一种对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立场的艰难回返,来对上世纪90年代的社会文化转型以及由此引发的知识分子的认同危机与角色危机做出正面的回应。马兵说,被李心田本人命名为“思辨小说”的《寻梦三千年》,以“从古代周公写到当代周公”的心志“跋涉三千年”,堪称一部阅读“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的激愤之作、良心之作。
据李心田的儿子李禾介绍,李心田的最后一部作品是青年励志题材的长篇小说《风筝误》,这部作品是他82岁时创作完成的,后来生病住院期间,李心田还在思考如何修改《风筝误》。这部作品在《时代文学》连载了部分篇章,目前还没有出版单行本。
综合自齐鲁晚报、大众日报、北京日报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