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春华秋实——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文献展”于中华艺术宫揭幕。
这是上海美术学院策划的“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成果系列展”的第三届展览,共集结全国近50所高等美术院校的500余件美术教育文献,为新中国70周年华诞暨新中国美术教育70年奉献了一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贺礼。
当天,多所高等美术院校的“掌门人”以及资深教授也汇聚在相关论坛,以“中国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为主题展开交流、研讨,共同展望前路。
“这个文献展包括各大美院的优秀课程、精品教材和优秀教学案例。我们从中能够看到,今天的中国美术教育做得怎么样,十年后的中国美术事业发展就会呈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说。
200本老教材讲述新中国美术教育的故事
步入展厅,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数十米长玻璃柜里集结展示的200本珍贵美术教材。这是上海美术学院特别为兄弟院校准备的一份惊喜,均来自学院的收藏。
70年间,无论是资深名校,还是新起学院,都通过自身定位和探索,努力为时代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人才、铸造成果。一本本教材连缀起来,见证了新中国美术教育70年走过的难忘历程。其中很多教材都是各个相关美术院校自编自印的油印教材,是当时内部流传的限量版。
此次展览讲述的70年间新中国美术教育的故事,从一本泛黄的《美术临时教材》开始。这是1951年辽西省人民政府教育厅编的。尽管教材名称中带有“临时”二字,编著它的这个省份在历史上只存在了四年,这本教材却在当时影响了一大批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多位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前辈都在当时编著过教材,例如,此次展示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参考资料》油印本是罗尗子1950年代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编写的,《水粉画教材提要》(初稿)是袁运甫1958年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编写的;《艺用新透视学》是孙青羊1950年代编写的。
从这些老教材中,还能窥见苏联美术对新中国美术产生的深远影响。195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研究室编印的美术参考资料中,就有《苏联的铜版画》,柯尔尼洛夫著,赵琦译;一本《契斯卡阔夫教学法》也是当时的美术教学参考资料。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各大高等美术院校更频频在教材中引进西方美术思想,使我国的美术人才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更活跃的创作思维和更加开放多元的艺术风格。这样一批在新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历程上发挥过举足轻重作用的教材,也出现在此次展览中。
其中,王受之1980年代初为广州美术学院编写的《世界工业设计史》堪称经典。该书涉及工业设计的定义与构成、设计思想的萌芽、工业设计在英美、日本等国家的兴起与发展现状,为我国工业设计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1978年杜定宁翻译出版的《大师绘画技巧》,也曾帮助很多美术学子提高绘画水平和鉴赏能力。该书作者华盛顿国立艺术陈列馆绘画部主任库克博士研究了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著名画家们的绘画技法,包括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等72位的百幅作品,从不同角度进行技巧分析和指导,并对绘画的基本理论作了简明阐述。
此外,人们还能在展览中看到1980年代刘汝醴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编写的《埃及的古代美术》油印本,1980年出版的英国艺术家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著、陈麦翻译的《现代西方视觉艺术》,天津美术学院1982年编著的《现代美术诸流派分析》,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装饰绘画研究班1982年印的《西欧美术史讲义》,湖南师院艺术系1983年编著的《英国美术史纲提要》等。
美是一种无声的力量,高等美院可以怎样影响所在区域
这个展览以及相关论坛分享的,更是如今全国近50所高等美术院校在教学实践方面的经验与探索,共同描摹出高等美育未来发展的美好图景。
高等美术院校早已不是封闭的象牙塔,而是与其所在城市、区域发生着紧密的联系,将美的种子无声地向周边播撒。这样的意识,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高等美术院校中形成。
“美育是一种价值观,一种形而上的道。如何通过高等美术教育实现全社会美育,需要思考,需要我们发挥很好的推动和衔接作用。”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指出。
“美院把自己的地域文化做好,就是从更大的范围产生意义。”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坦言,近年来川美贴近重庆地域的发展需求,做出了不少探索。例如设立了设计研究院、艺术与乡村研究院等,运用这样的研究平台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环川美艺术生态圈,与周边地区协同打造一个艺术创意之地;校区内建成了两大省级美术馆,为学生和市民创造走近艺术的机会。
在展览中,人们也能看到不少美院参与当地生态景观美化或建设的案例。
新会陈皮村是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陈设设计》课程带来的一项实践成果。该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校企合作、课堂与现场结合等形式,引导学生创作具有区域风格特色、符合现代意义的室内外陈设品布置设计。其中,新会陈皮村这一设计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岭南文化,运用竹子这一就地取材的环保材料,构建建筑结构,塑造隔热通风的室内空间,呈现独特自然的装饰效果,为当地形成了标志性的文化特色景观。
“生土民居”是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开设的《住宅设计》课程的一个特定主题。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们通过推行预备、理论、实践三个训练模块,为构建“美丽乡村”,保护新疆传统乡村文化和实现乡村公共文化体系提供了设计思路。基于新疆的地域优势和文化特征,这个学院的团队已经为新疆乡村设计了多样化的乡村景观和传统民居,现场展示的案例充满创意,设计手段丰富,探索了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未来已来,今天的高等美育需要学科融合、协同创新
面向产业,面向未来,也已成为国内高等美术院校的共识。这需要学科融合、协同创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说,他所在的学院近年来以设计学作为核心,构筑起了一个多学科的协同创新体系,推动艺术与科学、设计与美术、创作与理论的交叉融合。他以清华两年前成立的未来实验室为例,透露这个实验室由美院老师作为首席专家,开展包括科学技术、人文和艺术交叉方面的研究,学习内容包括未来医疗健康、计算摄影学、工业智能制造、情感计算与新一代交互系统等。“清华有很多国际国内的一流学科,利用这些优势我们设立了很多新的项目,像是信息艺术交叉学科项目,由美术学院、计算机系以及新闻学院进行联合培养。”
无独有偶,融合牌,也正是上海美术学院近年来在专业建设方面着力打出的一张牌。“由会展设计带出的世博主题,我们联动了设计的各个专业,甚至造型艺术一起参与,构建整体的学习体系和联动网络。由工艺美术带出的非遗主题,同样需要联动设计的各个专业,甚至艺术理论一起参与,一体同构,解决创新问题。”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陈青说。
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展区内,记者也留意到,其设计学院的教学在融合艺术人文与科技方面可谓脑洞大开。例如,这个学院有一门课程叫做“升维设计”,通过对数学模型、逻辑方法、人工智能等工作方式的理解,让学生们像机器人一样思考,从而面对明天更复杂的命题。《植物类脑》,一株连上多根线路的绿色植物,就是诞生于这个课程的一件作品。这株植物内置了一系列传感器,赋予植物移动能力,通过实时检测生命数据,放大生命意识,让它可以自主寻找最佳生长位置。
即便是相对传统的美术学科,依然可以有面向未来的培养意识。中国美术学院在展览中呈现的研究生金课十五案中,有不少基于传统的创新。例如“东方图案研究”课程,研究的是传统东方纹样以及印、染、织、绣等相关工艺背后的历史文化,最终是为了设计活化实践。
自2017年起,上海美术学院策划的“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成果系列展”,以“中国美术教育发展战略”为核心主题,梳理、总结、思考和前瞻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之路,邀集全国近50所高等美术院校,连续三年相继举办“杏林撷英——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学生作品邀请展”“师坛锦瑟——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师优秀作品邀请展”“春华秋实——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文献展”。
为期三年的系列展览及主题学术论坛,回望、审视新中国70年美术教育的历史文脉,思考当下美术教育中的问题,展望并勾画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这一系列展也使得上海美术学院与全国美术院校之间逐渐形成了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
本届展览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作为支持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组织策划,并与上海中华艺术宫共同承办。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3月31日。
作者:范昕 楼奕毅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卫中
图片均为“春华秋实——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文献展”展览现场,由主办方提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