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成语故事搬上京剧舞台,会产生怎样的奇妙效果?6月20日上午,落户在宝山龙现代艺术中心里的瑜音阁,拿出最新创作的“微京剧”《坐井观天》款待2020年的首批观众——一群刚刚开始认字的小朋友。半个多小时的表演与互动时间虽不长,但效果十足,小观众们在理解成语的同时,深深感受了京剧之美。
瑜音阁古戏楼拥有300年历史,戏楼为全木质结构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古香古色。尤为特别的是,戏楼天花板用藻纹装饰的“藻井”呈倒漏斗状,伴奏声与演员人声向上集聚,产生共鸣,形成天然声场,被形容为“原生态戏曲的极佳场所”。去年10月,瑜音阁正式开张,王珮瑜办了8台演出。来的观众都惊叹,在上海繁华大都市里,竟有一座会说话的古戏楼,如此静谧、豪华而又保存完好。
疫情期间,传统的课堂教学暂时中止,青少年京剧普及教育该如何开展?王珮瑜认为,京剧是舞台艺术,应该回归剧场,课堂上的传授必须辅以现场观摩。“微京剧”《坐井观天》是瑜音社京剧普及教育的一次新尝试。她带着瑜音社策划筹备了半年多,“或许坐进剧场之前,大家不懂京剧;可没有人不知道‘坐井观天’的故事。瑜音社就要以最‘京剧’的形式演绎最熟悉的故事,希望能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生根发芽。”
演出中,剧中的5个角色分别以4个行当来演绎,跳脱的小青蛙用了武丑,小鸟和蚌精都是花旦,海鳖爷爷唱老生,而小猴子运用的则是武生表演。于是,“坐进观天”这个小学语文课本里就有的成语故事,被搬上了京剧舞台,不但解读鲜活有趣味,还展现出传统的京剧之美。
来自宝山鹿鸣学校一年级的莉莉和几位同学还在互动环节被请上了台,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分成小组,与“京剧”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她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天到底有多大的故事!”她最喜欢一身翠绿的小青蛙,胖乎乎的却格外活络,还不断称赞道:“演员老师学青蛙跳的样子真是太像了。”据介绍,为了更好地展现剧目,瑜音社在全新制作的京剧戏服中添加童趣,让孩子们稀罕不已,最受追捧还属小鸟,穿的是湛蓝色镶银边的羽衣,翅膀展开俏皮可爱,头上白色小鸟的冠饰栩栩如生。
经过反复讨论筛选修改之后,目前策划团队已初步选定了包括坐井观天、自相矛盾、曹冲称象、鹬蚌相争等在内的十个表现力强又有表演空间的成语故事,并将陆续排演成剧,尽快向孩子和市民推出。
近年来,作为首批落户宝山的艺术名家,王珮瑜已在宝山及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多次京剧普及教育活动,集合优秀演员策划、编订适合青少年的教材。同时,她还在“瑜音社”京剧特色学校宝山泗塘中学、鹿鸣学校等定期进行京剧教育项目,将京剧文化渗透到学科中去,深受师生们的欢迎。
在王珮瑜看来,瑜音社能打开京剧普及教育的局面,离不开宝山的培育和支持,未来,从宝山开始,他们将进一步走向全市乃至全国。“当然,普及京剧的手法也应当进一步升级换代,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让所有孩子都学会唱戏、登台演戏,未来京剧人要考虑地是如何让京剧更接地气,如何引导孩子的正确审美?”她说,推出“微京剧”,看懂只是第一步,使每个人接受京剧,尤其是青少年能感受到京剧的魅力,学会欣赏、感知美好,才算真的融入生活。
图片来源:宝山区文旅局、瑜音社
作者:李婷
编辑:陆纾文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