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号’遗物与《上海年鉴1852》在上海相逢,是一个历史的机缘,是跨越千年的对话,让我们思考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需要有面向大海的襟怀,仰望星空的眼界,谱写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今天,以“‘黑石号’:穿越与展望”为主题的2020上海年鉴论坛在沪举行,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说。
为庆祝中国与新加坡建交30周年、推动中新两国文化交流,多位学者齐聚论坛。学界谈到,海上丝绸之路历经千年洗礼,留下了璀璨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当“黑石号”这艘满载六万余件中国唐代文物的商船从印度尼西亚爪哇海域被打捞而出,它成为了目前证明中国和阿拉伯地区进行直接贸易的最早考古证据,也让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加鲜活。新加坡与上海在连接东西方文化的历史中,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沉船中的一件件文物和年鉴中的一页页记录,让我们更加坚信文明互鉴,有利于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唐 “黑石号”出水青花盘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据悉,“黑石号”是中国唐朝时期一艘由阿曼制造的贸易商船,满载中国货物驶往西亚,不幸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海域触礁的沉船。它是九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商贸交流、以及盛唐时期我国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上世纪末经过打捞,“黑石号”沉船出水器物种类繁多,有陶瓷器、金银器、铜器、铁器、钱币、玻璃器及各类香料等。其中又以陶瓷器的数量最多,达到了惊人的67000多件,几乎涵盖了唐代南北方最为出名的窑场的产品。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出水了3件完整无缺的唐代青花瓷器,有力地证实了中国的青花瓷器起源于唐代。
如今,这艘唐代沉船的文物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永久展出,并将于9月15日首次在上海博物馆巡展,这是今年中国与新加坡建交30周年的重大文化交流项目,以期揭开“黑石号”神秘庄严的面纱之时,邀观众领略大唐盛世的磅礴生活,感受其开放包容的文化艺术精髓。
论坛期间,上海市年鉴学会与新加坡知名企业互赠综合性年鉴。黄显功谈到,中国的年鉴其实是大航海时代的舶来品。“《上海年鉴》作为北华捷报的出版物,以当时上海侨民为主要读者。报纸与年鉴上的航运消息,正是上海作为港口城市的写照。”
据记载,《上海年鉴》有1852年到1863年十种,但今天已不能得其全。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虽保存有1854年、1860-1862年的《上海年鉴》,然而检索世界大公共图书馆网络资料,发现1852年版、1853年版《上海年鉴》俱未见收藏,仅见于2015年某次海外拍卖信息。2016年,《上海年鉴(1852)》终于在北京的一次拍卖活动上“露面”,上海图书馆拍下收藏,并与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合作研究,由方志办组织专家翻译。目前学界认为,它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一本地方年鉴,也是已知中国内地第一本年鉴。“传世文献与考古文物是记录历史的主要载体。在中外交流史上,不同的文献和文物蕴藏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寻觅这些遗物,正如我们检索历史的年轮,认识过去,把握今天。”
同济大学夏立平教授回顾了中新友好交往历史,历数中新关系亮点。新加坡宝路集团董事长、作家张露博士新作《丝路江心镜》,以灵动笔触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灿烂辉煌历史,凸显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中西贸易通道,更是人流与物流沿着这条大道东奔西走、丰富多彩的文化流、友谊之河。市年鉴学会秘书长王继杰深入分析了中外年鉴的历史和现状,认为以年度性为基本特征的年鉴文化,具有使用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三方面维度,明天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片:主办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