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师者之路》、儿童剧《东方小故事2》《宋庆龄和孩子们》、绘本剧系列《小黄、小红和小绿》《动物的房子》《来!和病毒大作战》……11月的马兰花剧场好戏连台,满足各个年龄段孩子的需求,让他们能够在信息化、科技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远离浮躁、享受艺术,走进阅读、走进剧场。
上周末连演五场的《东方小故事2》是首次和大小观众见面,由《羽毛未丰》《邯郸学步》两个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的短剧组成。《羽毛未丰》讲述少年秦王急于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在还未准备好的情况下仓促发兵攻打他国,结果兵败而归。这次兵败给了秦王很大的教训,从此决心卧薪尝胆,积聚力量为下一场战争的到来做好准备。《邯郸学步》里,一位燕国人来到赵国都城邯郸,面对邯郸城的繁华这位燕国人瞬间失去了自我,他决定要做一个彻头彻尾的赵国人,他甚至觉得连自己走路的模样都不及赵国人的风采,于是想出了各种方法去努力模仿,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弄得连走路都不会了。
“毛羽不丰者,不可以高飞”、“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故事虽小但内涵丰富,《东方小故事》在展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孩子对华夏历史兴趣的同时,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丰富的智慧启迪。舞台呈现更融合了戏曲、舞剑、高跷等元素,形式丰富多样,深深地吸引小观众的目光,使他们沉浸在精彩的演出中。
配乐也丰富了《东方小故事》的叙事。《羽毛未丰》偏“正剧”,有许多战争、吟诗舞剑的场景,古琴、鼓等民乐营造出激越的场景。《邯郸学步》则具有喜剧因子,喜剧感尤其表现在主角蔡越身上,作为主奏乐器,扬琴结合跳跃的节奏加入倚音、滑音等小装饰音增加滑稽的效果。一首《宴会歌》以五声调式的合唱配合舞蹈,营造出“歌舞升平”的气氛。
这两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久远的战国时期,但其间蕴含的智慧对当下的人们仍有着很好的教益作用。“这些智慧之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让我们后人受用不尽,”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院长蔡金萍介绍说,“通过戏剧的方式把它们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就是要表达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与遵崇,更希望用戏剧的样貌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并使之发扬光大。”
《东方小故事1》首演于2020年,讲述了一只风筝带着女孩秀秀穿越时空,见证了三个中国古代的经典故事:《晏子使楚》《孔融让梨》《三尺巷》,让孩子在三个故事中产生好奇心,从而进一步去认知、了解,并真正爱上中国传统文化。水墨画式的舞台视觉,精致巧妙的古风道具,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长卷中。此次《东方小故事》为该系列的第二部,延续了上一部的古典中式风格,舞台风格呈现简练、灵动、自由的特点。
《东方小故事2》演出之后,话剧《师者之路》向观众款款“走”来。该剧以获得“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改革先锋”奖章、基础教育改革优秀教师代表于漪为原型,结合广大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为素材进行创作,凝练并展现了人民教师的崇高品质。
剧照由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提供
作者:童薇菁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