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我第一次看到了“RONG·源空间艺术展”的概念性方案。半年后,临近年底之际,此展在宝龙美术馆正式落地展出,让我较完整地看到了这个展览的推进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似乎看到了一种展览实践的新趋势:不同专业人员的跨界合作,资源共享;创作和策划的界限不再分明,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作品和空间密不可分,展览本身才是完整的艺术表现。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个案,因为它同时涉及到“空间与场域”、“科技与艺术”、“景观与自然”、“本土与国际”等时下非常热门的一些学术性话题。
一、 从空间到场域
“RONG·源空间艺术展”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你进入展览现场,首先看到的不是一件件艺术作品,而是感受到一个个由作品与空间共同构成的场域。这是创作者利用新媒体和科技艺术等手段,把展览从视觉的欣赏推向一种全息的“沉浸式”体验。在这里,空间不是展览展示的一种功能性背景,它本身是语言,是构成作品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展览空间得到了拓展,作品与空间的关系得到了重塑,艺术作品与展示空间共同构成完整的艺术表现,最终,让展览本身成为整体性的艺术作品。
回顾艺术史,我们会注意到,在极少主义出现之前,艺术创作重视艺术本体的推进,所以艺术发展史基本就是形式与风格的交替史。到了极少主义,开始对空间进行改造。极少主义常常不单单是一件作品,更多是通过一组作品的陈列营造一种剧场化的空间,让观者置身于空间中来激发观众对艺术的体验,并且削减具体的内容,让内容的少来补充观者的多。而后,装置艺术的出现,则让艺术的剧场化更进了一步。今天,艺术创作与展示艺术之间已不再有泾渭分明的区别,艺术家将自己的主权领域从单件作品扩大到整个展览本身。装置艺术对空间的拓展,也让整个空间可以作为一种沉浸式的实验。此时,美术馆从展示空间变成了一个全新的场域,观者不再是凝视某一幅作品,而是进入由装置构建的剧场与之互动。
事实上,人天生就有从空间中体悟情感的本能,场所的形态使人本能地感知其中的精神层面。人与环境对话和沟通的前提是人对空间的感知,而这种感知能力跟人的情感、过往的生命经验等紧密相连。对于当代艺术来说,场域承载着一种观念性空间的表达,场域既可以指具体的存在,又可以指代虚无的意象,甚至人的互动行为,都是场域的存在。在这次展览中,场域不仅引发观众的现场感受,更重要的是催生观众的思考。所以,倘若你进入这个展览空间,不妨听从意大利电影大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一个建议:“你进入一个空间里面,要先沉浸10分钟,听这个空间跟你诉说,然后你跟它对话。”
二、 新科技拓宽了艺术表达的空间
应当说,科技是推动艺术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如此次展览的作品《算力光影》和《风之翼》,借助于最新科技,用实时互动的方式,将原本肉眼无法看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联动关系,转化为一种可视化的影像,将之显形化,让观众直观地感受人与自然那种紧密的互动与依存。与此同时,科技还帮助艺术家在物理空间中建构一个个虚拟空间,当人们在进入这种混合场域时,产生一种新的体验与感受。最近,元宇宙概念的提出,就是促使我们要正视这种虚拟空间和虚拟世界存在的现实,以及它对我们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进一步打开了艺术未来可被应用的场景和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科技让艺术作品不再依凭单一的感官去感知,而是充分调动观者的视、听、触、嗅等多种感官功能进入到作品的世界,达到全身心的融入、沉浸和情感交流。因此,受欢迎的沉浸式艺术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它的开放性。无论是詹姆斯·特瑞尔“光的艺术”,还是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打造的“气象奇观”,亦或是本次参展的作品《迷雾森林》、《光之融洞》,都让观众可以进入作品的内部,并且自由选择观看和感受作品的角度与方式,从而获得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观感体验。
基于此,面对沉浸式展览,任何的现场照片、图像资料、文字描述都显得十分有限和苍白。唯有亲历其间,感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沉浸,才是深入解读作品、正确打开展览的有效方式。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沉浸式展览之所以受人欢迎,主要在于它让参观变成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在增强观者的临场感的同时,又获得了多感官的沉浸式审美享受。
客观地说,科技其实是人类进化的合作者,如果我们拥有了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我们就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大的自由度。但是,我们既要关注在科技支配下的人类生活世界以及人类未来的可能性,也要关于艺术的本质会不会被令人眩目的科技手段所掩盖或吞噬?科技之于艺术会不会本末倒置?科技手段辅助艺术实践,科技会不会就此被工具化?这是这个展览引申出来的话题,值得我们去深度思考。
三、 数字时代的景观与自然
早在1967年,法国当代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居伊·德波就批判性地提出了《景观社会》这样一种现象。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已经不由自主地身处在一个“数字时代”。以智能手机为主要媒介,使得图像与景观的构建变得越来越简单和便捷。我们随时都可以在微信上发一条动态,或在抖音上发一条短视频。就这样,我们人人都成了景观的建造者和发布者。这些静态或动态的图像构成了我们今日的生活景观,促使我们的文化发生了剧烈的转型,即由语言为中心的印刷文化逐渐向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的转变。
眼下图像化和景观化已经是一种全球化趋势。注重表象,不注重真实,或者以表象代替真实,对于展览的阅读和理解趋向于“表象化”和“浅薄化”,而忽略了展览真正的内涵。参观展览已经简化为拍照和打卡,发朋友圈炫耀一下。而事实上,这个展览非常重要的学术立足点是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尊重自然、生态平等”,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融。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观众不仅要关注展览的表象,更要关注展览真实的内涵,了解艺术家创作的真意。
社会的景观化越来越让人类感受到自我的强大,强大到似乎无所不能。然后,新冠疫情的发生提示着:即便我们再怎么强大,甚至成了食物链、生态链的顶端,但是不要忘记我们依然是地球这个生态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除了是社会人之外,我们还是一个自然人。想起巴西著名的生态学家何塞·卢岑贝格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自然不可改良》,就是倡导要学会尊重自然,尊重生态,任何人为的改造和改良,最终都是徒劳无功的。从10年前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如今倡导“生物多样性”,反映了我们国家在面对自然和生态方面,认知水平获得了一个极大的提升。
四、国际视域与中国方式
中国当代艺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从观念、潮流到艺术语言形态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引入和全方位的借鉴。因此,相当一段时间里,中国当代艺术忽略了对自身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我想,我们要重视对中国当代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的建构,这个展览是一种很好的回应。具体来说就是,这个展览是立足于对全球性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整体性思考,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究其源头就是老庄所谓的“道法自然”,而它的精神内核是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众所周知,当代艺术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反思、警醒和批判。这个展览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也有对理想的追寻,还有对人与自然这些永恒命题的思考。这些价值和理念,值得大力推崇和宏扬。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展览无论从展览的形式、艺术的语言、媒介的多样性、还是沉浸式的现场体验,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目前艺术展览发展的新方向。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展览非常注重艺术和科技,媒介和语言的融合,探索当代艺术在创作方法与语言表达方面一种新的可能性。我们知道,在眼下国际化的语境中,作为当代艺术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要考虑到你的语言、语法、媒介的国际化。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展览在这方面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作者:傅军(策展人、评论家;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