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第一个对人性失去信心的人?墨子的思想,其实是对新世界的呼唤?而孟子,竟然犯了许多简单的逻辑错误? 我们都读过先秦诸子,但是,可能从来没有读懂过——《寂寞圣哲》是鲍鹏山早年创作的一部解读先秦诸子的文化散文。作者谈圣贤,谈老子的通透、孔子的执着、孟子的热切,庄子的飘逸……对先秦诸子进行了精彩而又激荡人心的点评。
全书共写人物十多位。有神情枯淡、不疾不徐地编织着草鞋,但内心却渴望鲲鹏展翅于九万里高空的庄周;有生活在颠倒与扭曲的世界心肠变得冷酷但又脱胎换骨超凡入化的老聃;有一路风尘、坐在马车上弦歌不绝,当看到弟子在用音乐教化陶冶百姓然后莞尔一笑的孔丘;有腰间佩带短剑、眼神中闪着坚毅之光,面目一片黧黑的“独行侠”墨翟;有天性刻薄,善于处事却不善于自处,能做大事却只能做小人,以致最终被车裂分尸的商鞅;还有不能安于现状因而也不能“诗意地栖居”于现实大地,最终只能无路可走而自杀的屈原……全书视野宏大,在大时代背景下展开人物内心深层次的文化冲突与矛盾,进而揭示人物悲壮的命运结局。
此次再版,增订了鲍鹏山特别为商务版写作的序言,并对文字和观点进行了部分润色修改,力求呈现出一个青出于蓝的《寂寞圣哲》。
《寂寞圣哲》
鲍鹏山 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相关阅读
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智囊般硕大的头颅内究竟包含着多少人生的智慧;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他额际密密的皱纹中不知隐藏着多少阴谋与陷阱;当然,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迷惘的人——他神奇般地出现在我们民族的孩童时代,大约是失望,或另有使命,又神奇般地消逝他方。
在夕阳的余晖中,他晃动着远去的身影,弃我们如弃敝屣。他对我们竟没有一毫的留恋之意,让我们世世代代为此难堪自惭。是的,老子出关而去是一件意义严重的事件,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自己由于迷醉与迷失于物质世界,也可耻地抛弃了哲学。一个绝顶的哲人,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甚至不愿埋骨乡梓,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我们怎么了?真的是堕落得万劫不复了吗?真的是不配这样的一位哲人来教导吗?
老子的行踪可以用这样一个词:神出鬼没。有人说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云端里半隐半显。不过,就算他是飞鸿,偶然经过我们的时空,也还是留下了雪泥鸿爪,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怜悯和慈悲。司马迁不知有何依据,断言他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苦县原属陈,陈又为楚所灭,所以又属楚了。当时南方、北方的民风与学风已有较大不同,楚国也就以道家学派及由此而生成的文化传统,与齐鲁大地的儒家、三晋大地的法家比肩而立、鼎足而三。
老子的著作叫《道德经》。何谓德?一物之所以为一物谓之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特殊属性。何为道?万物运行之规律谓之道。所以,老子研究的、感兴趣的,是较为纯粹的哲学问题,是对客观具象事物的抽象。
他也是一位深谙历史的学者,司马迁说他是周守藏室之史,就是周王朝政府档案馆的馆长。那时的政府档案馆中所保存的文献,不外乎是史官们记事记言的历史罢了。他整天关在阴冷的屋子里读这些东西,能不“一篇读罢头飞雪”?难怪他“生而发白”。他生在那么多既有的历史之后,如历史的一个晦气重重的遗腹子般。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人类集体的经历和创痛不外乎也就是他最个性的感性体验,老子正是这类超常人中的一个,面对着“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毛泽东语) 的历史血河,他怎能不由美少年变为鸡皮“老子”,并在他额头上深深浅浅密布的皱纹中,埋下与阴谋、与冷酷甚至与残忍难分难解的智慧?班固说,道家出于史官,是有感而发吧。
作者:鲍鹏山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