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乔伊斯,爱尔兰作家、诗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后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其作品《尤利西斯》被誉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许多人视其为“天书”。
乔伊斯曾经说过:“我在《尤利西斯》里藏的谜,够学者忙活一百年。”如今,一百年过去了,学者们仍然在面红耳赤地争论小说中的谜题:《尤利西斯》的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个精神空虚的骚客,古代英雄在现代的退化,还是一个现代英雄?他面对篡夺者穆利根缘何放弃还击,转身离去……
正值《尤利西斯》首版百年之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戴从容做客上图讲座,通过细读《尤利西斯》第一章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揭示他们在今天可以带给我们的启示。
《尤利西斯》被读者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它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的种种日常经历。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戴从容说,小说的主人公之一斯蒂芬·迪达勒斯,长久以来被许多研究者视为一个负面角色,被认为是“虚无主义者”“孤独、颓丧、多愁善感的悲观主义者”。确实,斯蒂芬在1904年6月16日这一天对身边事物的阴郁看法和刻薄嘲弄,使他确实容易被视为现代人的反面漫画。
戴从容认为,要读懂这个人物,得先关注《尤利西斯》之前的另外一部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在该小说中,乔伊斯详细描写了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的心路历程,他如何经历了家庭、学校、爱情等诱惑,最终像他名字中的制造出翅膀飞上天空的古希腊巧匠迪达勒斯一样,选择投身艺术。用书中的话说,“他将和与他同名的那个伟大的发明家一样,用他的灵魂的自由和力量,骄傲地创造出一个新的、向上的、美丽的、摸不着的、永不毁灭的生命。”
但是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之后,乔伊斯却并没有继续描写该书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完成精神的化蝶之后振翅高飞的壮举。相反,在《尤利西斯》中,他把斯蒂芬放在了马特卢炮塔玩世不恭的爱尔兰人穆利根和白天稳重夜晚疯癫的海恩斯中间。显然,对乔伊斯来说,振翅高飞并非一个简单优雅的告别手势,就像《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优美的海边顿悟那样,而是更像斯蒂芬顿悟之后在大学里的一次次遭遇所显示的,飞翔之前,首先是学会在各种规训性力量之间行走。
斯蒂芬并非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他在现实面前坚持着自己的批判立场,坚持着自己对完美的执着。他用沉默来与压迫力量保持距离,同时用心底的声音来与压迫性力量对抗,保持自己意志的清醒独立,等待有一天可以说出自己的声音。
最终,斯蒂芬选择了离开马特卢城堡,乔伊斯选择了离开爱尔兰,用自我流亡,转身寻找一个自由的世界。
作者:李婷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