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0岁女建筑师章明爬上脚手架,听见沪上老建筑的“语声”,到日本策展人长谷川佑子眼中的上海城市空间,再到纪实摄影大师马克·吕布通过镜头捕捉中国发展……日前,对话海内外多位艺术家的评论集《艺术第一眼》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列入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
全书希望开辟一条通向艺术美学认知的小径,与读者一道轻步踏来,收录了艺术观察者徐佳和多年积累的艺术评论和文艺随笔,向读者展现当代艺术世界风貌,也描摹了艺术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交融发展的精神图景。
在“他们来过”章节中,作者与来沪多位艺术大师对话,碰撞出精神火花;“往事钩沉”所涉艺术往事和故人,尽力还原本来面貌;“我来画像”以独特眼光描绘中国艺术家生活原貌,有画画的作家、有摄影的诗人……他们不安分、不服输,有敏感而跃动的心;“我有‘艺见’”基于对艺术圈怪现象的客观审视,提出“艺见”。
“艺术作品的价值是什么?艺术家的初创心境是什么?”资深报人、文博学者郑重在新书序言中评价:作者力求在文章中用通俗的语言,把更深刻的哲学内涵表述出来,力避自我陶醉的梦呓之语,力避用几个世纪之前视为金科玉律的概念给当代艺术增加几道光环,给人留下更广阔的思索空间。
透过《艺术第一眼》,读者可以看到当代众多有影响的画家、摄影师、建筑师、美术馆馆长、策展人的上海之行,他们与这座城市的关系,也能读到沪上艺术家在异乡对艺术的艰苦探索和对家乡的深情回望,更不乏“一眼假”的徐悲鸿《九方皋》拍出天价、“比波洛克画得更像波洛克”的美国“赝品画作高手”等颇有悬念的新闻调查采访。
公共艺术如何赋能城市空间?书中以策展人长谷川佑子为例谈到,“公共艺术给人以能量,类似好看或者漂亮的想法,其基础是要基于环境与人共同互动的关系。景和人的互动才是最美的作品,而不是某一个大型作品放在公共空间的单纯动作,人与景的互动,才形成一种美丽的风景。”在长谷川佑子看来,公共艺术会更多地增强文化和公众之间的关系,不应该依靠单一的艺术形式,而是能够增强地域性,从本地居民那儿取得精华,增强本地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很重要的是,公共艺术能够帮助本地发现更多的可能性,能够释放本地人民更多的潜力。”
谈及“建筑可阅读”,书中写到女建筑师章明修缮马勒别墅之精雕细琢,绝不亚于一件精巧的艺术品——“洗去附在墙面的污浊,拆掉多加的阳台,玻璃顶上虽发现有一根细细的线,但也没有换,拱面玻璃太难得了,如今再到哪里去寻呢?八十公分厚的大外墙里,水管的走势要与水管相符,形状各异。”因此,修缮马勒别墅其复原后的效果,堪称“补天”之作,使之成为当时上海唯一收入东南亚世界遗产名录的住宅建筑。
“我们的本领就是寻找。老建筑起码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它是会发生变化的,你要看得出来,哪些东西是原来有的,哪些东西是后来加上去的。”对章明而言,修老建筑,不仅要修旧如旧,还要对未来负责。现在修一次,要让后面的人还能再用上一百年。温情与敬意,是章明对待历史建筑的态度,也正是这座城市的温度。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