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茂名南路与长乐路路口的转角地带,低调且华丽的兰心大戏院已在此静静伫立了91载,见证了珍贵的城市历史。昨天下午,历时一年半的修缮和试运营,“修旧如旧”的兰心大戏院正式对外亮相。而今晚,都市喜剧《宝兴里》将作为剧场年度大戏与观众见面。据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介绍,焕新后的兰心定位为垂直类喜剧剧场,目标成为以喜剧为核心内容的优质商业演出聚集地。
寻回老图纸,还原剧场最初的模样
“现在的兰心大戏院是最接近上世纪30年代历史原样的状态。”兰心大戏院修缮设计总负责人左承岦说。记者看到,无论是铺满暗红色泰山砖的建筑外立面,还是内部的水磨石地面和繁复精细的金色柱头、线脚、雕花,都透露着浓浓的复古风情。为了尽可能复原建筑,设计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在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找到了剧院1931年的设计图纸,并在业主的档案库中找到了1996年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所绘的室内装修图纸。
兰心大戏院是上海开埠至今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剧场,建筑风格为整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府邸式建筑,局部受新古典主义风格影响,建筑面积约为2807㎡。目前市民所见到的剧场为第三代兰心,由新瑞和洋行设计,于1931年2月5日正式落成。揭幕后,剧场以演戏剧为主,兼演舞剧、歌剧、戏曲、音乐会等,演出内容中西合璧,在当时的上海滩独领风潮。1945年10月,蓄须辍演多年的梅兰芳正是在此以一折昆曲《刺虎》重上氍毹。新中国成立后,兰心大戏院不仅上演了一系列中国原创话剧,更在1959年举行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公演,“让西洋乐器说中国话”,这场演出标志着兰心大戏院真正成为中国人自己的戏院。
观众厅是兰心大戏院室内最核心的区域,也是本次修缮过程的重点之一。为提升观众的舒适度,团队在适当调整排距的同时也将座位数从681增加至702,突破700大关的座位数也为兰心大戏院蜕变为一座中型剧场奠定了基础。此外,红金色系的观众厅在视觉上也令人眼前一亮,这样的灵感来源于一次偶然——在拆除过程中,团队在剧场二层发现了红色及金色围边的历史线条装饰,设计师在结合历史文献的描述后,决定将该配色沿用到如今的装饰中。
定位喜剧剧场,本土滑稽艺术打头阵
“修缮后的兰心大戏院和《宝兴里》这部作品一样,都经历了一个辞旧迎新的过程。”《宝兴里》导演李伯男透露,该都市喜剧讲述的是每个上海人心中的那抹回忆。剧如起名,故事原型正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里弄之一宝兴里,宝兴居委会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由居民自发建立的居民委员会,剧本以该里弄的旧改历程为灵感进行创作,同时也是30年来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工程的缩影。
在《宝兴里》中饰演“花家阿公”的滑稽表演艺术家王汝刚将《宝兴里》称作“一部上海人自己的戏。”他从小就居住在宝兴里附近,五、六岁时已经在里弄中走街串巷,所以对宝兴里和宝兴里的人们格外有感情。除了王汝刚外,《宝兴里》还荟萃了钱程、余娅、小翁双杰等一众滑稽名家,脱口秀演员豆豆也倾情加盟。
“滑稽戏是上海的特色,上海滑稽剧团多年来一直坚持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用喜剧的方式讲述身边的故事。”上海滑稽剧团团长凌梅芳表示:“《宝兴里》期待用‘当代表达’让更多观众看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在上海这座城的生动实践。”
据马晨骋透露,目前兰心大戏院的档期已经被一众喜剧作品排满,未来还将成为演艺大世界·上海国际喜剧节的驻演剧场。“未来想到喜剧,可能就会想到兰心大戏院。期望观众在这里既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能收获轻松愉快的心情。”
作者:王筱丽
图片:叶辰亮 摄,主办方供图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