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十年过去,最近两三年,还是在疫情的复杂环境下,这项大赛不但坚持下来,而且知名度越来越高,海外中华学子参与的也日益增多,说明不管社会发展变化如何迅猛,热爱文学事业的年轻人,永远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的弄潮儿,使文学事业充满了迷人的魅力。”作家孙颙所说的大赛,就是“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日前,大赛组委会发布公告,“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2021~2022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共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作品25篇,入围奖175篇。大赛组委会推选出组织奖10家。十年不易,作为大赛最早的参与者和本届终评委主任,孙颙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据评论家、2021~2022青年学子品读经典大赛终评委王纪人介绍,这届供大家品读评论的25部文学经典与以往两届的主要不同,是涵盖了多种多样的文学体裁。其中小说13篇,散文6篇(内有2篇回忆录和1篇理论性很强的序言),诗歌2部,剧本4部。一般来说,外界对文学文体的关注和熟悉程度,依次是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和文论。我们试图让参加大赛的青年读者树立一视同仁的观点,通过同等关注,渐渐熟悉多种多样的文学类别,逐步养成对各种文体的作品都能驾轻就熟进行评论的能力。应该说,这样的期待在这届赛事中多少是实现了的。
王纪人指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由于它在题材内容的独特性和艺术风格的独创性等方面引人注目、发人深思、启迪美感,而在文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踪迹,乃至成为里程碑式的经典。如果能在品读中发现它们独一无二的特质,在评论中进一步发掘和阐述,并以流畅精要的文字予以表达,就必然是一篇可圈可点的评论文章。”他以此次一等奖获奖作品“《铸剑》边界消泯之后的混沌——重读《铸剑》”为例:鲁迅《故事新编》中《铸剑》的故事源自东晋干宝《搜神记》中的《三王墓》,鲁迅对这篇以复仇为主题的志怪小说,作了先锋性的改写,引来众多的解读。在这届品读评论中,也是获得最多关注的一篇。对此,文章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蒋依依表示:“比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从当代视角去看经典作品。我认为时间并不会造成我们与文学经典之间的隔阂,相反,它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作品刚完成时有自己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的一部分意义可能会消失。但是同时,在社会的变迁之中,过去的作品可能生发出新的意义。”
对于另一部一等奖获奖作品“毛笔写尽现代之后——从《石秀》看施蛰存的‘转型’问题”,王纪人评点说: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总是令人耳目一新,因此引来青年评论者持久的兴趣。这届提供的《石秀》,人物原型和情节大都来自《水浒》,但却是施蛰存式的故事新编。有一篇参赛文章认为《石秀》的书写策略更倾向于展示随欲望而来的恐惧、焦虑、恋物、施虐、受虐等症状,提示了爱欲的永恒性和破坏性,欲与义的矛盾和心理发展过程。是施蛰存以业已成文的经典文本为基础,堪称是创作上走得最远的小说。文章作者还进而认为,《石秀》还原了这些寄居在古典小说人物身上的现代人的病态面目。这个观点进一步发掘了《石秀》对《水浒》的改写文本所呈现的现代意义。正如文章作者所说,施蛰存的再创作使得传统的资源不可避免地现代化。
对此,文章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罗君艺回顾了自己的创作缘起和过程:发现《石秀》这个文本恰巧坐落在一个非常微妙的位置,用施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果然写到《石秀》,就自己感到技穷力竭,翻不出新花招了”,而如果将“翻不出新花”的《石秀》作为出发点反推,那么是不是可以寻摸出这个文本溢出当时当地的意义呢?并且,虽然文学不是历史档案,但它作为一种审美和表意的实践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中诞生,凝结着作家本人的人生体验、美学倾向和伦理观念,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作家个人乃至一个群体的心灵史。《石秀》中的另一重微妙之处在于,它的内部还回荡着传统文化在面对现代化时焦虑、痛苦与坚守的混响……基于这些思考,她写出了这篇文章。
孙颙说:“当年,我们冒出来,老一辈的作家编辑无私地向我们伸出援手,今天是我们接过他们的旗帜,继续为新一代的文学爱好者服务的时候。”这是举办大赛的初心和宗旨。面对十年来通过大赛平台成长起来的年轻作者和今后想要参赛的青年学子,评论家、2021~2022青年学子品读经典大赛复评委主任周立民表达了自己的希望:“做研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流畅和完美,更需要温度、情怀、境界。我希望能从更多的文章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方法、结论,还有您的心声、灵魂的冷热。那么,对这些经典的阅读,就不是课堂作业、课后比赛,而是心灵的撞击、灵魂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您与这些经典之间相互砥砺、相互提升,进而让经典成为流淌在我们心间的大河之水,它会带我们去远方,带我们领略那些想象中的各种风景。”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