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历三十载无怨悔,于无声处听惊雷。”读完《于无声处:黄旭华传》,合上书脑中便浮现出了这样的诗句。我想,这便是对黄老的人生最真实的写照。
黄旭华院士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是我国共和国勋章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科技栋梁。翻开《于无声处》,开篇便展现了这样的画面,黄老在接过“感动中国”的奖杯及鲜花后曾发表这样的感言:“此生属于祖国,属于核潜艇,我无怨无悔。” 迫不及待地细读深挖背后的故事后,越发感到这种心系祖国、胸怀天下的情怀所带来的深深震动!
黄旭华在年幼时,就在大哥绍忠的引领下参加过一些抗日救亡活动;后在辗转求学的过程中,亲身感受了日寇侵略所造成的痛楚,他开始思考自己和国家的前途;在交通大学求学期间,他第一次接触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感受到了坚韧和强大的力量,并明白建设一个新政府、新国家才是民族振兴的希望。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入党了。从此,他便用一生践行为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奉献一切的信仰。
1958年8月初,黄旭华接到船舶工业管理局领导打来的电话,通知他立刻去北京出差。等他到了北京,才被告知绝密级的核潜艇研制工程(代号“〇九工程”)已经立项启动,他被选调参加该工程的研究,分配到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工作。这一干就是数十年,从一个小组员到总工程师,他从未忘记立项之初毛主席的那句话:“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受着鼓舞,60年来,黄旭华围绕对核潜艇认知、设计、建造与试验,取得的成就可谓功勋卓著、硕果累累。他主持了我国一代两型(091、092)核潜艇的总体与核动力协调总体方案,技术抓总及试验、配套工作以及现代化改装;主持攻克了大直径艇体结构设计、耐压弹舱结构设计等相关问题。正如他所说:“在使命和责任面前,毫不退却”。他终是将年少时的家国情怀绵延成了终身信仰!
《于无声处:黄旭华传》
王艳明 肖元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书中最令人动容的,是提到的一篇文章——《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黄旭华当年到总体组报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领导谈话,时任支部书记曹磊特别强调了核潜艇这个“天字第一号”项目的保密纪律,即不能对任何人(包括亲人)透露工作单位、工作内容、工作性质,所有对外联系、回家探亲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批。从那时起,黄旭华便严守保密纪律,极少与广东老家联系。老母亲偶尔在信中问及他的工作生活情况,他总是回以“都好、在北京”等寥寥数字。甚至接到父亲去世的电报时,黄旭华虽痛苦不已,但考虑到工作任务与保密要求,无奈之下只能电报回复说“无法回家”。不可能言语,也不愿撒谎,他只得沉默以对,默默背负对父亲无尽的愧疚和兄弟姐妹们的合理埋怨。
30年来,家人对于黄旭华的了解,仅限于一个“北京XX信箱”,其他几乎一无所知。直到1987年,一篇报告文学作品《赫赫无名的人生》刊发在1987年第6期《文汇月刊》上。作品讲述了一位1949年自交通大学毕业的广东客家后裔为研制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隐姓埋名30余年的感人故事。黄旭华寄了一份杂志回家,虽然文章中只写到这位学生姓黄,并没有写出全名,也没有照片,但老母亲知道这就是他,家人们这才真正明白、谅解了他30年来的空白与缺席。
1988年4月30日,黄旭华站在“404”艇前挥舞手臂欢呼深潜试验成功
半生功名赫赫,归来仍是无名。1994年,黄旭华获评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事迹及贡献才开始清晰见诸报端,其所主持的第一代核潜艇“091”才部分解密,而此时,他已经70岁了。对普通人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一生。不仅要面对亲人的不解和诘问,忍耐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承担高强度的技术工作,更要承受将一个惊天秘密埋藏在心底的压力,以及多年兢兢业业却只能当无名英雄的复杂心情。在采访中被问及怎么看待 “忠孝两难全”的问题时,他回答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对黄旭华来说,他所行所为皆源自内心对家国天下的坚定信仰。这也许正是,历尽艰难险阻,我亦甘之如饴。
《道德经》有云“大音希声”,寂静无声,便是最美之声。黄旭华于无声处谱写的,正是他在黑暗中守护光明,在寂静中默读希望的一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黄老就是我们年轻一辈最好的榜样!
作者:刘宇轩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