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革命题材剧《破晓东方》将于本周五在央视一套收官。该剧改编于已故作家刘统创作的纪实文学《战上海》,在以往大家已经熟知的历史史实基础上,以散点叙事、全景群戏的特色向当下的中国观众展现了一个新中国建立之初在军事、政治、经济、城管、民生等方面开展的“立国大戏”。盘点其思想价值与艺术特色会发现,该剧将“上海”作为叙事的核心空间,挖掘她与中国的红色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关系。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基地,上海在文化、政治、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上海性”也成为这部剧的新亮点。
“上海赶考”:书写经济民生的智慧
在国内的影视作品中,尚没有一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接管政权、巩固政权、如何管理好一座中心城市的经典作品,近期播映的《破晓东方》以其宏大的叙事、全景的视角正面描述了在上海解放第一年间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建设史,这为当下中国新时代的话题思考也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破晓东方》的开场戏就是陈毅、刘伯承一行驱车赶往西柏坡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点出了彼时我党已经在筹划未来、谋划经济战线。这“题点”有效地连接起党中央和区域(如华东局-上海市)管理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叙事做好了铺垫。全剧以三层构架来安排叙事的结构关系,第一层是中央对地方战争决策的战略性表达。例如,渡江战役与上海的解放;第二层是以陈毅为代表上海市第一代领导人群体,面对中央的指示,他们在执行层面与工商业各个阶层的具体工作和斗争;第三个层面则是底层民众的人心向背,工作人员的忘我精神。
电视剧的前10集将黎明前的上海与即将面临很多“考验”的新上海的背景和故事做了大量的交代,以强调军事政治双重胜利的历史的必然抉择。这一部分提笔点墨、浓淡有度地塑造了几个典型人物,如《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原型李白,黄炎培为国捐躯的儿子黄竞武,他们为黎明的到来做出牺牲的故事将上海与共和国的诞生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而后25集则集中在陈毅市长的名言“关关难过关关过”所涉及的军事战、政治战、金融战等全方位的“赶考”大关。剧中详细披露了当时的上海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包括米棉煤“两白一黑”之战、银元之战、打击盗匪、清除敌特、战台风、解除“大轰炸”危机等。正如原作的名字所展现的《战上海》,上海作为新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场域,“战”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当时的艰难处境的智慧和勇气。
“解密”上海:陌生化的历史人物塑造
从原著《战上海》的书名可以很容易与1959年的影片《战上海》产生关联,李白的英雄原型与《永不消逝的电波》、胜利之师进城后解放军睡在街头与《霓虹灯下的哨兵》等亦形成呼应。《破晓东方》将解放上海的战争史拍出了更多的历史维度和真实,如攻打外白渡桥的艰难和牺牲、国民党对上海这一役的各怀心腹事儿等,将上海解放的必然性说明得更透彻。
正如导演高希希所说,他不想把这部剧拍成“陈毅传”,然而,陈毅作为一个贯穿全剧的核心人物,他的人格魅力和历史贡献也是这部剧成败的关键。张嘉益神形兼备对人物的塑造,让观众看到一个作为上海管理者的“陈毅”,以及他所带领的管理团队,潘汉年、夏衍等人。剧中描写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真实历史人物,在这部剧中带有某种“解密”的趣味。例如,潘汉年作为我党最为知名的地下工作者的形象和故事已为大家所熟知,而新中国成立后的潘汉年是怎样的,这部剧大胆地展现了这一人民英雄在建设新中国事业中的贡献。夏衍作为剧作家已经为人所熟知,而他作为建国初期上海文化界的主要领导,他对上海建设中的作用,连接起文化界的作用,在剧中的中后半部分都有所体现。
《破晓东方》全剧涉及到的真实人物约有50多个,如赵丹、梅兰芳等艺术家的形象惊鸿一瞥,还涉及到电影《乌鸦与麻雀》的跨越两个时代创作过程的历史揭秘。对于民族资本家的复杂性的塑造,以荣毅仁这一真实人物的真实选择的过程做正面描述,勾连起当时上海商界从犹疑到认可的过程。当然,也免不了采用虚构人物的创作手法,从中既有对应真实人物和史实的影射,也可以在他们身上融入叙事功能,如刘涛扮演的女经济学家纪南音,她的形象既展现了新中国在建设过程中对专业人才的认可和重用,以说明新中国在百废待兴的过程中,高级知识分子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另一方面,这一人物的虚构性,也便于叙事的串联作用,她的人物小传上因其家族社交圈的背景交待,也能够串联起上海工商界人士乃至国民党的作用,这一人物形象并非空穴来风,只是将这类人群集中在一人身上更真实地展现新中国知识分子的报国热情。
“细究”上海:展现海派文化特质
关于“上海”的特质,以往影视作品往往会对繁华的都市空间、小资的生活方式等浓墨重彩地予以表现。但是,细究上海历史,这些表面化的影像呈现“误读”了上海文化的实质。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展现代性发展的城市,其“海派”文化风貌是复杂而多样的。上海既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海派文化孕育母胎,更是江南文化的荟萃之地,欧风西语所带来的现代经济文化上的多重交织,使得上海文化中有硬有软,形成多重张力:中西结合的石库门里穿插着温情的日常,革命的宏大叙事,李白的最后告别就是在这样的日常空间中打动人心;城市的工人阶级在巨大工厂生产空间中争取着劳资两利的权益;证券大厦的巍耸、猖獗的危害民生的银元交易对应着米粮栈里的民生众生相;黄炎培、荣毅仁所代表的民族资本家,陈毅、潘汉年、夏衍所代表的新中国治理上海的第一代领导人,他们的所思所为无不投射了上海这座都市在时代中、与共和国的命运呼吸与共。
总之,《破晓东方》将70多年前的城市风貌、建筑人文透过视觉空间的展现,以一个个活生生的、流淌着的历史事件为结构,将代表思想的觉醒和激进文化精神融入到剧集的叙事中。观众可以立体地接受到繁华的上海在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中,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前沿与高地。与此同时,随着近代工业在上海蓬勃发展,又促使上海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发祥地,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还是新中国前后的工人爱厂护厂的行动,都说明了100年来,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都在这一独特的空间中交相辉映。
据报道,《破晓东方》创作周期历时近四年,剧本570多页、49万余字;全剧共141个场景,主要演员161人,前景演员1480人次,群众演员14213人次;制作和租赁服装5000套,制作和改造、租赁道具75950件,还有巨大的特效制作量以及4K/50帧高清技术拍摄带来的数倍于平常的渲染时间。此外,摄制组通过化妆造型、场景设计、道具陈设的全面协作和费时费力的精细制作让历史时空生动再现,将这一独特的历史时空以“全景”呈现。
这部剧集以发生事件的城市切入“破题”,精细复原70年前革命进程中商业的上海、文化的上海、革命的上海的城市样态,挖掘日常社会生活中独具风情的“上海性”,在“主旋律”的规范化表达之下,以一年间上海历史进程中的横切面完整表现,也勾画出新中国立国者/建国者们风华英姿,最大程度还原令人心潮澎湃的光辉岁月。
作者:黄望莉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导,电影与媒介研究中心主任
策划:邵岭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