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年多前,接到《望道》编剧任务,一时颇费踌躇。
那些年,我虽然作品不多,但依然顶着“主流影视编剧”的名头,其实我内心很想换换跑道,当然这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
我对领导说:容我想想,找找感觉再说。
就在这时,突然看到一部名叫《马克思的青年时代》的外国电影。一开始,看到是一个当过海地文化部长的人导演,没怎么重视,就这么有一搭无一搭地看着……
没想到,影片居然十分好看,马恩两人个性鲜明,互有矛盾,戏剧冲突颇有看头。剧中虽有不少开会争论、大谈主义的段落,但也不乏金戈铁马、视觉冲击强烈的场面,且节奏紧凑,一气呵成。如果不带偏见,必须承认这片子能够给人一种电影审美的感受。
它给我一个启示: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要将剧情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展开,跳脱或架空都是无稽之谈。譬如这《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考虑到它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如果没一些“主义”的争锋,没几个高谈阔论的人物(当然,台词要写得好),就不是那个时代,显得并不真实,看了也不会过瘾。
于是有了信心,接受任务。
《望道》是一部历史题材电影,虽然艺术允许虚构,但必须在历史上有所本,因此史料的挖掘与查证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不想炫耀我们到底翻阅了多少历史资料,反正大概在中国能找到的都看过了吧?但这并非最重要,关键是,剧中所塑造的人物,必须有浸淫在那个时代的氛围里,吸取时代养分,由此形成自己的思想脉络、性格逻辑,并以此指导着自己的行为的那样一种“精气神”的东西!
二
在那个觉醒年代,探索思想之光,寻求救国之道,是一种社会风尚,是一代有志青年的自觉追求,就好比今天在互联网世界里跋山涉水的年轻人,时尚又努力。他们乐在其中,深信未来国家和个人前途就在这种探索中。彼时,《共产党宣言》所代表的唯物史观被引入中国,年轻的叛逆者们立刻视之为“思想的武器”,拿起它向着腐朽的旧制度冲锋陷阵。从这个角度而言,作为首版《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陈望道居功至伟。但他又不仅仅是个翻译者,他与他的同道人共同发起共产主义学习小组,直至创立中国共产党,为二十八年后新中国的横空出世做了根本性的奠基工作。
《望道》剧本最初是将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作为核心事件,但陈望道“出道即巅峰”,他此后再无如此高光时刻,这对剧本的结构形成了巨大挑战。有段时间,我和参与剧本讨论的年轻小伙伴天天开会,但始终没有形成很好的方案,直到导演侯咏的出现。然后,在与导演和领导的共同研讨下,一个个意向鲜明的“关键词”在脑海里浮现:初心,传承,青年,牺牲……越来越清晰。我认识到,所谓望道,并不是只写陈望道一个人,而是写一群志同道合,展望救国大道的人,不仅是那些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也包括了他们的学生,以及接力他们的后辈!于是,剧本的主心骨有了,情节结构逐渐形成……
因此可以说,电影《望道》并不是一部陈望道的个人传记片,而是那个觉醒年代里一群人的真实写照。他们是那样富有理想和激情,他们勇于反抗恶势力,拿自己全部的人生去践行自己的信仰,即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他们是一群志向高远,人品令人仰慕的“大侠”。这对于如我这样一个承平年代的平庸编剧,有机会书写这样一群人,哈哈,想想都激动!
这是剧本创作立意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由此剧本创作进入了快车道。
三
《望道》通常会被归为“红色题材主流影视”类下。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类作品中确有部分不遵循艺术规律,简单粗暴图解概念,以“教育家”自居对观众耳提面命,造成了观众的抗拒心理。好在,这些年在业界同仁共同努力下,局面有了很大改观,像《1921》《觉醒年代》等佳作屡掀观看狂潮,给了我们启发,也鼓舞了我们的信心。
艺术作品不是枯燥的教科书,它以真实、鲜活、具有思想穿透力和情绪感染力的艺术形象打动观众,产生代入感进入观众内心,引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做不到这一点,无论什么题材和类型的电影,都难有满意的结果。
对于《望道》这样的作品,更大的难题在于故事发生时间距今超过一百年,当时的场景早就换了人间,观众对那时人们的行为逻辑不太容易理解,站在共情而不是概念的角度便会产生质疑。
譬如,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剧中那些人物都只有二三十岁,最小的甚至不到二十,为什么他们如此英勇,如此不惜生命?难道他们真的不怕死?如果人都死了,那自己坚守的信念和“理想王国”就算后来实现了,对自己又有什么意义?这是今天过着歌舞升平日子的人们难以理解的。
教条地回答这个问题也很容易,信念啦,理想啦,特殊材料做成的人啦,照搬一下就可以。可惜,这种空洞刻板,缺乏历史温度和生活质感的回答并没什么说服力。
我在梳理剧本时常思索这个问题,大量查阅史料若有所悟:彼时中国处于漫漫长夜,制度腐朽,官府腐败,科学落后,民不聊生,民众平均寿命不足50岁。那时的中国人只要有点志气,接受过文明教育,都想为国家的救亡图存尽一份心力,而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富裕,二十岁不算早,四十岁可能有些晚了,这段年轮里不干出点名堂恐怕要一辈子庸碌无为了。换句话说,他们衡量人生的时间刻度跟我们今人不一样,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有更强烈的紧迫感,所以就更容易铸就勇于牺牲,舍身取义的人格。
“杀头怕什么,不就是个碗大的疤么?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话听起来有种宿命轮回的味道,但同样洋溢着生生不息、前赴后继的激情。这是那个时代年轻仁人志士们的人格底色。
《共产党宣言》的引入,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年轻的革命者们有了更高远的信仰,更明确的目标,更严明的纪律,精神境界跃升到一个更高层次。我很喜欢电影《望道》那句响亮的宣传语:“唯信仰与热爱不可辜负”。因为不可辜负,所以必须舍得——它仿佛能够穿透一百多年的时空,与今天的热血青年们产生共情,同气相求。
电影中,你可以看到许多年轻的牺牲者:俞秀松、宣中华、杨阿龙、杨逢林……还有许多无名者。写到他们时,我的心会微微颤抖,我常扪心自问:如果我处在他们那时的位置,会怎么样?答案是毫不犹疑的:我会像他们一样。
当作者与他所书写的人物在精神上合二为一时,无论对于作者本人和他的作品,这都是一种最好的状态。
四
现在,剧本完成了,影片即将公映。
此时,编剧应该隐在幕后,让影片把你想说的传递给观众。
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要再说几句。
并不讳言,剧本在创作过程中,核心主题逐渐有个进阶的过程:起先,是写《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后来,是写一群年轻人的奋斗和牺牲,最后,写到了传承,红色种子的代代相传。如果你看电影,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故事情节的这条脉络……
“唯信仰与热爱不可辜负”,我喜欢这句话,它既是剧本创作时激励着自己的一股动力,也是我当下的心态。
回想整个创作过程,那许多个日日夜夜,我和导演侯咏、项目负责人(监制)徐春萍、青年编剧宋晋川经常发生激烈争论;我们的身边总是围拢着一群生龙活虎,思维发散的年轻小伙伴,他们给我灵感,给我动力,让我明白什么样的人物、故事、细节是今天年轻一代理解和喜欢的。我也终于改变了以往的偏见,认识到青年是国家的未来。
“有什么样的青年,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努力啊,年轻的朋友们!
作者:贺子壮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