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由著名舞蹈艺术家金星自导自演的舞台剧《日出》开始复排,并正式启动2023年全国巡演。跨越87年,曹禺的人文经典将再一次拂面而来,在戏剧舞台上,金星一人分饰“陈白露”与“翠喜”两角,以三个小时工笔细描人间万象,娓娓叙说世情冷暖。
幕启,来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陈白露登场,一声“进来吧”,既是在唤方达生,也是在唤台下的观众。舞台上灯影渐明,雪白的沙发、摇晃的木马、高悬的书帘抑或账单,这些元素一同充实了日出之前的世界,素描了交际花的日常,也勾连了陈白露的一生。在方达生面前,她是竹均,像料峭春日中泛起的白霜,晶莹纯洁。在张乔治面前,她是夜色中难以忽视的灯火璀璨,妖娆妩媚。两位来客的出场,一庄一谐,在对照之中勾勒了陈白露这一形象的复杂性,也串联起陈白露生命语法中的过去时与现在时。
曹禺在一九三六年《日出.跋》中如此写道:“《日出》写成了,然而太阳并没有露出全面。”黄省三、小东西、翠喜,生活在刺痛人心的黑暗中;张乔治、“老爸爸”潘月亭,戏谑难掩荒凉;李石清,狡黠难抵悲哀……损不足以奉有余,有余的恶贯满盈,不足的生不如死。活着的
以斜梯装置来构造舞台主场景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剧情在实的骨架与虚的梦境之间腾挪。斜梯之斜呈现出半漂浮的质感,各路人物随着剧情在斜梯上下游走、左右位移,使各分散空间并置关联。隐隐呈现出呼啦啦大厦将倾的动荡之感,强化了情节中的末日之感。
《日出》第三幕向来充满争议,曹禺本人却认为“《日出》不演则已。演了,第三幕无论如何应该有。挖了它,等于挖去《日出》的心脏,任它惨亡。”第三幕耗费了作者最多气力心血,本版《日出》借光影的流动、场景的变换、精心编排的舞蹈致敬了原著中的一番苦心。
同时,舞蹈元素的大量加入形成了绵密的反讽,酒店中庸碌众生早已麻木,律动肢体与行尸走肉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出那一环境中的醉生梦死,将日出前的阴霾与细微光线统统投射到个体之上。通过身体姿势的变动激发人物与场景的互动,建立了身体——舞台——生命的诗性语法,现实与虚构、当下与过去、台前与幕后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虚化,最终全都凝聚在打向陈白露的那道追光之中。在光亮中,陈白露以死为代偿彻底隐入黑暗,以死成全了生命的自觉,同时美被自我毁灭,而这恰好留住了美本身。
舞台剧《日出》郑州、南京站已经率先开票,更多巡演城市将会陆续公布。
作者:王筱丽
图片:演出方供图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