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于上海海派艺术馆拉开帷幕的“翰墨履痕”冯远艺术展引人关注。这是对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美术家冯远创作生涯较为系统和完整的一次阶段总结,五百多件倾注绘画热情创作的中国画及书法作品,时间跨度长达四十余载。
近日,一节特别的“上美讲堂”课程搬到展厅举行——冯远为数百名来自上海各大高校的师生以及艺术爱好者们带来主题为“关于主题性艺术创作”的讲座。“主题性艺术创作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好的主题性艺术创作都是有人情味道的,能建立起和观众‘零距离’的沟通关系。”讲座中,冯远对于主题性艺术创作的很多观点予人思考,同时他也对年轻一代艺术家进行主题性艺术创作提出期待。
冯远认为主题性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国家的国民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存在着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审美鉴赏水平、普及美育的现实需求。主题性艺术创作是最容易与广大民众建立互动的艺术表现样式,因此我们一直提倡用主题性艺术创作来真善美地描绘感动人心、振奋人心的画面,从而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广大人民群众走向富裕生活的伟大历史进程。”
周令钊《五四运动》
在冯远看来,主题性艺术创作可以多姿多彩。它既有采用中国古典绘画工笔精妙表现手法,具有表现意味艺术风格的作品;也有略显抽象、注重材料本身,但反映现实的事件或人物,或是描绘现代社会情境的作品。例如在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大型作品之中,有《五四运动》《开国大典》等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有《鸿门宴》《黄河雄姿》等历史题材作品,也有《父亲》《西藏组画》等人物造型作品,同时还包含了油画、壁画、岩彩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我们要跳出艺术创作者观念上的局限来看待和创作今天的主题性艺术作品。”
罗中立《父亲》
冯远指出,优秀的主题性艺术创作应当具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特点。“思想精深”指艺术创作的主题内容充分表达了创作者对时代的个人认知与感悟,作品要有思想的深度、眼界的宽度、文化立场的高度和时代情怀的热度。“艺术精湛”指创作者要通过积累的所有知识、素养和对艺术的感悟力,转化为艺术想象力和对作品的驾驭能力,构思出打动人心的艺术样式,在画面构成、人物造型等方面超越其他优秀作品,从而让观众为之驻足、感到震撼,甚至产生某种联想。“制作精良”指在高深的思想和充分的想象力基础上,有将其物化为真实图像的能力。精妙的制作、传神的刻画、和谐的色彩等要素都是画作能传达创作者所思所想的必要条件。
王宏剑《鸿门宴》
对于今天的主题性艺术创作,冯远提出不少建议并报以期待。他表示,要进行主题性艺术创作,首先要求艺术家对主题进行充足的调研,用心投入,这是作品成功的基础。主题性艺术创作往往有题材、历史情境等诸多限制,艺术家需要尽可能地丰富主题,寻找特别的表现角度进行艺术演绎,营造出构图新颖而又不违背历史真实、造型生动又栩栩如生的情景,这都与前期的案头功夫密不可分。他希望年轻一辈艺术家们作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梯队,能接过“主题性艺术创作事业”这杆大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通过感受时代变化来印证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创作出打动人心、启发意志、引发联想、产生美感的优秀主题性艺术创作。
冯远作为中国当代的美术大家,其创作引领了时代潮流,是重大美术创作工程的倡导者、策划者和领导者。在他的引导下,到场师生观众们在一幅幅鸿篇巨制前驻足观赏,在讲堂现场思考良久,通过参观展览和聆听讲座,深刻感受了主题性艺术创作的创新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冯远也寄语“上美讲堂”能探索更多的公共美育路径,整合美术教学资源,奉献出更多的高品质培养内容。
“上美讲堂”是冯远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担任院长期间开始举办并重点发展的学术活动,是对经典讲座教学形式的继承和创新,讲堂每年计划开设六十至一百场学术活动,包含专题讲座、工作营、阅读展览等多种形式,已多次走入中华艺术宫、刘海粟美术馆等艺术场域进行联动。此次活动便是“上美讲堂”与海派美术馆的一次馆院结合教学实践,旨在通过“展览+讲座”的形式,让观众聆听名家寄语,品味艺术人生,从而丰富讲堂体验;同时借助海派美术馆的平台辐射更广泛受众,进一步发挥“上美讲堂”的社会美育功能。
作者:范昕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