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菜花,这种古老而神奇的沉水植物,水清花盛,水污花败,被誉为“水质试金石”,是曾被列入名录的濒危保护植物。为了好看又好吃的海菜花,水生态环境学者孔海南奔赴洱海湖畔,带领团队坚守一线十几载,让曾经不堪重负的洱海逐渐恢复清澈……
这一故事被称为新时代的“老人与海”。恰逢6月5日世界环境日,生态纪实文学作品《海菜花开——洱海边的重托与守望》在上海交通大学首发。座谈会现场,多位作家学者齐聚围谈,如何打开新时代生态文学创作的新空间,从而更好地书写当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讲好生态环境保护感人故事,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要想写好这个水生态环境学者,必须钻进他的专业里,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内行,再用我的语言,写出他的故事。这是报告文学作家必须经历的阶段,行话称之为‘跳进去,跳出来’,采访必须深入。”座谈会上,作家朱大建坦言曾往返沪滇两地,采访孔海南团队时长达近百个小时,这样的学习式采访持续了四个多月。
在孔海南的感召下,一批批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与大理当地干部和百姓共同进退,实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团队以保护、治理洱海为主业,并在产业升级、地区发展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当地农民种植低污染高经济价值的农作物,建议当地政府发展旅游业、会展业等,是对“两山论”的深刻实践。
“我和孔老师是同龄人,年轻时都下过乡,都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写完这本书后,我成了他的粉丝。”朱大建有感而发,他分享此前不断润色书稿的过程——听取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领导、编辑的意见,一次次修改,在孔海南老师陪同下,再去大理补充采访多个“治水人”故事,将采访来的新鲜内容充实进去,尽可能将其团队“治水”工作情节化,故事化,有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悬念感,将苍山洱海的起源、美丽风光、白族风情融入其中,增加可读性、抒情性。
洱海是高原湖泊的代表,也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20世纪90年代,洱海暴发蓝藻,水质下降,危及流域生态环境。以孔海南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倾尽所学,在生态文明建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作为,不负重托。治理历经十几年考验,形成了可供借鉴的“洱海经验”,并走出云南、走出中国,正在走向世界。
《海菜花开——洱海边的重托与守望》以报告文学形式讲述孔海南故事的同时,也弘扬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是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多位专家谈到,这些精神在孔海南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也在其学术前辈后辈身上散发光辉。
“全书可读性非常强。不少写科学家的书要能做到大家读了以后还爱读,这是不容易的。《海菜花开》把很多抽象的科学理论知识,通过生动直观的文字细节展示出来,包括科学家遭遇的方方面面坎坷,读来令人感触很深。”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前不久,生态环境部、中国作协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生态文学领域第一个指导性文件。
其中,湖泊富营养化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难题之一,以孔海南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就投身湖泊治理,见证了我国在湖泊治理上理念与政策的变迁和发展。
业内评价,《海菜花开——洱海边的重托与守望》创新报告文学表达形式,一边讲述感人故事,挖掘讴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一边根据故事发展,以“水质试金石”海菜花的消失与重现为线索,将叙事与科普相结合,讲述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与举措,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这部作品对于振兴上海的纪实文学、现实题材创作都提供了有益启示。”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说。据悉,该作品已创作成校园话剧《海上花开》,由上海交通大学学子演出。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