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技术转让后,王正敏仍参与国产人工耳蜗研发
人工耳蜗是一项集耳临床医学、声学、听力学、微电子学、材料学、生物工程学、微加工技术等多位一体的系统技术,前前后后的研发超过20年。
王正敏领衔的科研团队从上世纪80年代末启动的多道程控人工耳蜗的研究后,1997年,这个团队研发的“多道程控人工耳蜗”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相关资料显示,当时的专利申报人包括王正敏、范宝华等4人,申报专利权是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即现在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不过,由于耳蜗研发是一项多学科的集成项目,不少核心领域非医院擅长,一些重要的技术攻关被“外包”给其他单位。
今年78岁的范宝华,时任卫生部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技师,王正敏研发团队成员。他承认,在启动研发的初期,团队弄到澳大利亚科利尔公司的人工耳蜗教学样机,仅在第一阶段参考国外文献对比了样机的结构。澳大利亚科利尔公司研发的人工耳蜗,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多通道耳蜗装置。
正是因为当时参考过澳大利亚的人工耳蜗样机,王正敏团队才受到“克隆”的指控。
对此,王正敏本人的解释是,当时得到并打开澳大利亚的样机后,里面所有的数据全部都消失了。“所谓里面的装置,基本上也只是一个几何图形,并不能明确地看到线路图。……就像看到一辆汽车,我们能看到它的外形,却无法了解里面的机器运作情况。”
作为事件的亲历人,范宝华说,当1996年科研团队开始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时,国产人工耳蜗是基于当时的兵器工业部214研究所开发的线路板做的,已基本上达到了国内自主研发。“这个东西从功能性讲还是不错的,但刺激效果不行。”受制于生产工艺的局限,此后,技术攻关又持续了数年,合作单位也在更换。直到2004年,人工耳蜗才完成研发,随后签署了技术转让合同,转让给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此后,上海力声特公司对国产人工耳蜗进行不断设计和完善,在此过程中获得了5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
记者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包括人工耳蜗电极极阵联测试装置、人工耳蜗中电极环与铂铱丝激光焊接方法等5项发明专利的获得时间均在2007年后,其时,国产人工耳蜗技术已经完成转让,但发明人一栏中,仍有王正敏的名字。
王正敏的解释是,人工耳蜗的知识产权是医院的,他是职务发明人。因此当医院把知识产权转让给了力声特公司,研发团队“为了支援项目上马,带去了工程人员,在临床验证阶段也继续协助他们的工作”,主要的考虑是“把这个产品做成我们自己民族的产品,我也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