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国
我们以前都说,读书要努力、要甘于吃苦。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是,“苦”能解决多大的问题? 如果我们今天还把“刻苦”放在第一位,这已经不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
知识增长太快,学科变化太快,资源流动太快--面对这样一种社会变化,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办?
从最早的博洛尼亚大学到巴黎大学,再到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回顾这些大学的发展史,不管是培养能力,还是探索规律,都是要培养传承真理的人——这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它的主要功能之一。考察高等教育办得好不好、影响大不大、成功不成功,也应该考察人才培养的状况。
为什么大学的科研功能会空前提高?
十八世纪以后,大学不仅要传播知识,而且要发展知识、创新知识,这是大学新的时代使命。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洪堡,他在洪堡大学提出要创新知识、发展知识的理念。从那个时候开始,大学拓展出了人才培养之外的第二功能,即科研功能。
到了十八、十九世纪,美国崛起后开始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与欧洲存在很大的不同,认为高等教育要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大学是依靠当地土地收入的获得来维持办学的。最著名的口号就是在威斯康辛州提出的“边界在哪里,威斯康辛大学就在哪里”。这个时候,大学就多了第三个功能———社会服务的功能。随着育人功能、科研功能和社会发展服务功能不断的完善和强化,大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到中心。社会越是发展,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和引擎作用越是日益凸现。大学逐渐成了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了社会发展最深厚的动力。
大学的发展在社会发展当中的地位越来越凸现了,但是它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当下如何看待大学的育人功能,怎么看待大学的人才培养。我们现在都非常关注社会对大学的看法,世界上和我们国家也有专门对大学的评价的机构。以QS世界大学排名为例,其最主要关注的指标有学术声誉、生师比例、教职工的文献引用量,雇主声誉、国际学生比例、国际教师比例等。
这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以科研为主的。除了单独的科研评价比重之外,在所有参加对大学声誉进行评估的专家看来,对学术声誉的评价,看重的也是大学的科研。所以,高校科研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压力就被空前地提高了。美国对大学评估的指标也差不多,美国对高等教育的指标一共12个,也基本上是关于科研成果的。
大学科研的地位受重视不容质疑,但是怎么处理好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这就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一个人接受过大学教育,这个人应当学过什么?
社会发展之快出乎预料,大学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两个非常大的变化。首先,我们已经从很小众的精英教育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很长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都在10%以下,经过连续十多年的扩招,我们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提高了,到2020年的时候可能会超过50%。
此外,整个世界的知识发展状态、社会发展状态出现了全新的景象,这是任何人都没有预料到的。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推进,让我们感到有些目不暇接,我们完全没办法应对这样的状态。在这两个背景下考虑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我们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
为什么今天要讨论育人? 因为这个是非常现实又非常长远的问题。我们现在所处的这种景象,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同样存在过,学校把更多的精力用来抓科研,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则受到了削弱。1983年,美国一份名为 《国家处在危机中》 报告,讲的就是基础教育面临的危机,而基础教育的背后是高等教育,美国的高等教育受到严重的质疑。这个时候,美国从国家到学术界都觉得,要解决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要重新考虑怎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他们提出了一个评价标准,这个标准成为看待一个学校好坏和学校成效主要的指标,而在这个指标下面,还有72个分指标。笔者在这里介绍其中的六个主要指标———
第一,有哪些证据表明学生个体在大学期间所发生的变化。学生四年以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什么证据表明学生的变化是因为进了大学才会发生的,必须要有证据。比如,某些知识他以前没有,有些能力他以前没有,思维方式也是以前没有的,所有这些,都要有证据。
第二,有哪些证据表明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变化或者发展,是进入大学的独特结果。学生也可以学知识,也可以掌握某些能力,而只有大学能给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大学的同伴,大学提供的营养? 大学给他的东西,证据在哪里。
第三,有哪些证据表明不同的大学对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变化或发展有不同的影响。比如,你上北大、清华和华东师范大学,不一样的是什么地方呢,要拿出证据告诉我。为什么某个大学能这么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果不上这所学校上其他的学校,学生会不会有不同的发展? 这些也需要证据。
第四,有哪些证据表明学生在同一大学中的不同经历,对学生的变化或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第五,有哪些证据表明大学经历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变化或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比如,每个人的才华都是不同的,大学怎么能让学生获得不同的支持与发展。
第六,有哪些证据表明大学教育的长期影响。当一个学生十年或二十年之后回顾大学生涯的时候,他会说我有哪些能力、哪些技术或者哪些思想是通过大学习得的。
传统的学科分类以及考评模式,已跟不上教育发展新趋势
当前,中国的大学正在迅速发展,也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是一个基本问题。育人是大学的核心功能,那么现在,我们的大学在人才培养上需要有哪些新的理念呢?
首先,要有选择。
我们现在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上什么课、完成什么作业———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大学的教学改革比中小学还不如。中小学的教育改革真是风起云涌,选班制、走班制,各种各样的实验课程、创新课程、研究性课程,现在反而是大学变成了大班制,所以学生的选择空间非常小。按照目前很多大学的制度设计,一个学生希望重新选专业,或重新选一个系很难。
要让具备不同能力的人,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这表现在办学的各个方面。我们怎么能够让学生有各种各样的选择空间,这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我们以前都说读书要努力、要甘于吃苦。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苦”能解决多大的问题? 教育的关键是要合适于你。记得在一个名为《最强大脑》 的电视节目里,我看到过一个小孩子跳绳,他跳绳的水平超过了世界冠军,其他人看到他跳绳以后,都觉得这个游戏没法玩了。这个孩子没怎么锻炼,也没有很努力,就是有这个本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事,可本事到底在哪里。我们的教育应该在这方面多做一些研究。如果我们今天还把“刻苦”放在第一位,这已经不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
关于到底应该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哈佛大学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哈佛不需要有打着各个院系印记的学生,不需要有具体专业的学生,只需要哈佛的学生。哈佛的学生,需要学习以下几类课程: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分析、道德哲学、数学、自然科学、外语、外国文化。这每一类都有8-10门课程,学生要学32门,主修课程16门,核心课程7门。把课程学完了,就是哈佛的学生。所以,如果你去哈佛问一个学生是哪个专业的,得到的普遍回答是:我搞不清楚我是哪个专业,我就是哈佛的学生。
2013年,哈佛大学进行了第二次大的改革,这次改革的要点,就是启用新的通识教育的计划。哈佛重新划分了学生需学习涉猎的八大知识范畴领域,包括艺术与诠释、文化与信仰、经验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世界科学、世界中的社会、世界中的美国。八大知识范畴,共计400多门课程,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而学校只是提供必要的服务。
其次,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知识增长太快了,学科变化太快了,资源流动太快了———面对这样一种社会变化,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呢?目前学界的共识就是要学科交叉,文理兼修。
眼下,美国中小学有STEAM战略,把科学、工程、技术、艺术与数学融合为一体,在学习过程中打通,用来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所以,传统的分科、分专业的教育,无法适应新变化。此外,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师资队伍水平,以及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方法,课程开设的条件等,也还不适应这样的变化。
我们目前的教育,基本还是学科走向。而且教育主管部门每年还要抑制大学增加专业的冲动。每个学校都希望再开一些新专业,而如果教育部不是想办法抑制这种需求,我们现在可能有3000个专业都不止。而一旦真的开设出这么多专业,等学生毕业出来,不要说具体岗位,有的行业到时候恐怕都没有了。大学如何适应社会的变化? 我们需要学术交叉。
如果说这个观点成立,那么我们整个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以及评价考核,都需要加以改进。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学教师本身,都要进行知识革新。
第三、科研育人。
在研究当中学习,通过寻找问题提出假设,甚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实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科研的道路。怎么在科研过程中培养我们的学生? 不是简单地做点学术研究,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时代,要在科研当中来开展教育。
第四,学会学习。
毫无疑问,学会学习比什么都强。现在我们用的知识,有多少是大学以前学到的? 最多不超过10%! 也就是说,90%以上的内容都是大学毕业以后,在工作过程中、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体系。所以,能不能够教会学生学习,比什么都重要。
第五,实践活动育人。
实践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交往能力。比如,要学会跟人家合作,我跟你讲七个要诀,你就能跟别人合作吗? 肯定不行! 一个人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在课堂上是无法得到充分锻炼的,这些能力一定是在实践活动中习得。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此文根据作者在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