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2015级经济学2班的李江涛同学成功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李江涛是学校2017年造血干细胞唾液采集的107人中唯一一名成功配型的志愿者,也是上海高校第1例、全市第415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李江涛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但是这一次他将完成一件不平凡的事情——捐献造血干细胞去拯救一位素未谋面的儿童的生命!
故事,还要从2017年说起。
李江涛本就是热爱公益,多次参加过无偿献血活动。2017年10月24日,校红十字会外联部在学生活动中心小剧场开展造血干细胞采集活动,共收集唾液107份并录入中华骨髓库。由于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几率非常低,通常数万人中才可能有一例匹配,李江涛的配型信息一开始和其他同学一样在录入后石沉大海,久久没有音信。
然而仅仅一年后,中华骨髓库便传来消息,李江涛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儿配型成功!他得知此事后第一反应即是同意捐赠。老师仍心有顾虑劝李江涛再考虑考虑,然而他的回答却是“我已经不小了,我已经18岁了,我成年了!”
10月29日,李江涛入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体检、注射动员剂。动员剂能使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并释放到外周血中,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好充足准备。医院也时刻关注捐献人前期反应,以作出最合理的医疗措施。11月2日,李江涛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在今年4月22日,他还前往市血液中心参与校红十字会成分献血活动,成功捐献血小板。在他身上我们看见了“捐献过程很简单,而捐献价值不简单”这句话的缩影。
当你在捐献的时候并没法料到今日你捐献的全血、血小板或者造血干细胞在来日会发挥怎样的作用,或许接受你帮助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又或许是一个瘦弱苍白的儿童,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捐献不仅是救下一个人,也是救下一个家庭。
很巧合的是,在12年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另一位校友——孙伟成为中华骨髓库全国首位成功捐献者。当孙伟再次回忆起这段往事,却显得很平淡:
1995年,上海有一个孩子患了白血病,当时电视、报纸都在号召大家去报名捐献骨髓。我平时不怎么看电视,也还真是缘分,刚好是周末就看到新闻里在播那个小男孩的视频,他说:“我得了白血病,哪位叔叔阿姨能救救我。”那个孩子还那么小,他又不知道白血病是什么,然后我就抱着试试的心去态报名了,想着去的人多了,这个孩子的生存机会就大一点。
当时电视上也没有留下什么联系方式,我打电话找到上海红十字会,他们让我去做了血检。之后就没有任何消息。很久之后才知道原来新闻里那个小男孩已经过世了, 因为当时骨髓库的基数太小,完成配型的可能性非常小。这是我最早了解和接触到的骨髓捐献。
1996年,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才联系我,说我的血型正好跟一个白血病患者匹配成功,问我愿不愿意去捐骨髓。当时没有顾虑其他问题,我就直接答应下来。杭州有一个11岁的孩子得了白血病,求助于上海,当时在库中查询的结果是我的恰好可以配上,红十字会就通知我去做了进一步的体检。手术是在华山医院进行的,可能因为我的体质很好吧,术后没有出现什么反应。我记得手术做了两次,一共九个小时,手术后休息了一个星期我就开始上班了。 那个男孩的手术也很成功,术后我还去杭州看过他,恢复的很好,很正常地上学,高高大大的一个孩子,看着就让人高兴。
那一年,孙伟只有26岁。“我不觉得这个捐献骨髓是什么大的事情,就跟献血有略微的不同,我在学校里也献过血。”孙伟说,有些人会悔捐,这就等于给患者判了死刑。“一开始说捐,后来又反悔不捐,这不只是给别人希望又让别人失望,而是致命的,无异于杀人。可能有些人没意识到会这么严重。因为大剂量的化疗,不像针对某个癌细胞,杀癌细胞只会杀死专门的癌细胞,而这种大剂量的化疗要摧毁全部的白细胞,不然外面的细胞进入身体是会受排异的。”
孙伟实现了第一例非血缘关系捐髓,孙伟说,“一个人没有那么多亲戚,近亲也不一定能保证血型能完全匹配!现在的家庭最多生两胎,以前就算生四个,也就只有四分之一的概率!当时手术用的是新方法,我一点都不担心,不紧张的,因为这是科学的方法。科学不会救一个病人而牺牲一个活人!”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行,此后,孙伟与红十字会一起跑遍了近半个上海讲科普、做宣传。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从第1例到第415例,每一例成功捐献背后都有一则感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芸芸众生中的别样英雄,他们都有一个特殊的名字——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个名字背后的,是如李江涛和李伟这样的一群人正在给在生死边缘挣扎的血液病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对每个血液病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来说,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综合自微信公众号“SHFCRedCross”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校友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