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与女儿
1946年,对于时任清华大学营建系主任的梁思成与清华营建系特聘讲师的林徽因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林、梁终于在阔别北平9年后重归了这片已“物非人非”的故土。这一年,也是他们作为父母最操心的一年:这年,他们的女儿梁再冰正备战高考。
诗人、建筑大师林徽因此时的身体已经有些欠佳了,但在女儿的高考面前,她丝毫不敢半分懈怠。好在平日里,女儿梁再冰一直成绩优异。
17岁的梁再冰和父母一样对建筑情有独钟,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她在建筑设计上也表现出了相应的天赋,梁再冰心里的目标和父母所想完全一致:清华建筑系。
相比其他学子,梁再冰对清华和清华建筑系明显有着更深的情感,毕竟:她所报考的这个建筑系正是她父亲一手创办的。
实际上,梁再冰与清华的渊源还远不止这般简单。
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真正提出者,正是梁再冰的爷爷梁启超。此外,梁启超还曾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虽然梁再冰考清华时爷爷梁启超已去世17年,但他的思想一直深深影响着一代一代的清华人。
在爷爷之外,梁再冰的父亲和几个叔叔也与清华有着极深的渊源,他们最初均出身清华。
可以说,对于梁再冰而言,清华不仅是一种理想,还是一种很深的家族情怀。“再冰”二字正是取自“饮冰室主人”梁启超,这样的梁再冰怎会不想在到处挂着爷爷画像的清华学习呢。
为了顺利考上清华,梁再冰在父母的陪伴下日夜奋战。高考当天,林徽因信心满满,梁再冰脸上虽写满了紧张,却也写着自信,考前她对母亲说:“妈,您放心吧!”
有女儿的这句话,加上再冰本就天资聪颖,林徽因对于女儿考清华是没有太多担心的。放榜前,林徽因异常淡定,她早从女儿考试前后的表现有了判断:定是没问题了。
可是放榜当日,林徽因一家全都懵了:差两分,未上榜!
这样的结果,是林徽因怎么也没想到的。结果公布那天,听到消息后的她呆呆在原地愣了很久,而女儿梁再冰则更是一脸地难以置信。
良久,林徽因看向女儿:“你先别急,许是弄错了。”梁再冰低下头转身回了房。梁再冰知道,这样严格的考试,是不大可能会弄错的。
可林徽因却并不甘心,当晚,她和梁思成商量了很久,商量的结果是:他们决定调出女儿的试卷看看是否有疏漏。
林徽因对女儿梁再冰一直很有信心,在女儿幼年时,她甚至就做起了让女儿继承他们夫妻衣钵的美梦。女儿长大后,他们夫妻两一有空就跟她讲建筑,对于女儿今后一生的道路他们比谁都确定:一定是建筑无疑了。
可眼下的这场高考无疑打乱了这所有的计划,一想到自己的学生里将不可能有女儿梁再冰,林徽因心里就充满了失落。
很快,素来行动力惊人的林徽因便托人拿到了女儿的试卷,她一个个挨个看过去,只要两分,只要有两分的疏漏,女儿梁再冰便可以进入清华建筑系。可偏偏,整个试卷上,竟连两分的错判、漏判都未有。
林徽因心里暗暗感叹着高考阅卷老师的认真、公正,良久,她起身将试卷慎重地交给了老师。
事情虽然已经到了这一步,但当时的林徽因仍可找理由让女儿“酌情入清华”。毕竟,梁家与清华渊源极深,梁家在清华的人脉也极广,可林徽因和梁思成并没有在接下来做任何举动。
实际上,若他们想“动作”,便不会大张旗鼓去调看女儿的试卷。
林徽因是个好强的女子,也是个极有原则的人,“后门”二字她从未开过,自然也不会为自己的女儿去开,即便这事对女儿的打击极大。对于大学的规章制度,她和丈夫只会是坚定的执行者、守护者。
看完试卷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平静地接受了事实。
他们意识到,他们的衣钵是不可能传给女儿了,即便她有天赋且也喜欢建筑。
无独有偶,与梁再冰同时参加高考,且同时落榜清华的还有另外两位女孩,她们二人与她一样:也同是清华内部人士的女儿。
这两个女孩的其中之一叫梅祖芬,她正是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的女儿。而另一位,则是当时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冯友兰的女儿冯钟璞。
▲冯友兰、梅贻琦、梁思成
那一年,她们三个:清华校长、院长、系主任的女儿,报考本校竟通通因几分之差被拒之门外了。昔日看来极其正常的事情,在今天看来却很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但说回来,这些天资过人的孩子之所以都落榜,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战乱中教师(她们父母)的特殊生存状况有关。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清华、北大等高等学校纷纷内迁,其中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冯友兰、林徽因、梅贻琦等都在这时期带着家人和学生四处奔波,这样的境况下,他们的孩子自然很难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了。可这个特殊因素,却并未被任何一位老师作为“特殊”进行考虑。
后来,梁再冰转身去了录取分数线稍低的北大西语系。也是自这开始,梁再冰的一生便与她最初理想中的建筑再无半点瓜葛。
梅祖芬后来去了比清华录取分数略低一点的燕京大学,随后因不甘心,她在清华研习班复读一年后考入清华。而冯钟璞则不得不在第二志愿南开大学外语系念了两年,第三年,她才以同等学力考上了清华大学外语系。
在任何年代里,高考都事关孩子的一生。可在这般生死攸关的时刻,梅贻琦、冯友兰、林徽因都未有丝毫“破例”,他们对制度的尊重,让后世景仰。
三年后,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也参加了高考,如宿命一般地:他和姐姐一样,离清华建筑系的录取线差两分。
儿子落榜后,林徽因比头一次越发难以置信,毕竟,以儿子的实力,是断不可能落榜的,要知道在前几次的模拟中,他每一次都是高分。
林徽因再次调取了儿子的高考试卷,林徽因发现有几道题儿子像是故意做错的,正在诧异时她看到了试卷上的一行小字,上面写道:“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
那一刻,林徽因半晌没有吱声,随后梁从诫如愿去了北大攻读历史。
1957年,新中国成立八年后,有一个姑娘和前面三位姑娘一样,因几分之差落榜清华。这个姑娘叫翁如璧,她的来头也不小,她是时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翁独健的女儿,
分数被公布后,很有些傲气的翁如璧大哭了一场,她吵闹着要父亲无论如何也要帮她上清华。翁如璧觉得父亲是大官,所以他一定有能力帮她走后门。
实际上,身为北京市教育局局长的翁独健绝对有能力办妥这件小事。可他和梅贻琦等一样,都从民国走来,都视制度为生命,既是生命岂有轻易“触碰”的道理。于是,他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道:“正因为我是教育局局长,更不能那样做。”
▲翁独健
翁如璧哭着嚷道:“这事事关女儿一生的前途!”翁独健听完叹了一口气厉声说道:“只要自己努力,上哪个大学都能出人才。”
随即,翁如璧见斗不过父亲这个老顽固,只得乖乖前往天津大学就读。
在那个视“特例”为耻辱,将制度视为生命的年代里,梁再冰、翁如璧等是高考的曾经失利者,却恰是公平的见证者。
后来,这些没能上清华的孩子,一个个都成为了各行业的精英。她们都和父母一样,都为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其中,林徽因女儿梁再冰毕业后成为了新华社的记者,后来她还曾与丈夫于杭一起先后在英国、澳大利亚和香港作为新华社驻外记者工作多年,他们曾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梁再冰
冯友兰女儿冯钟璞毕业后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她创作了无数长、短篇小说。2018年,她还凭借作品《北归记》获得了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她们的成功,与昔日高考时父母用“身教”给她们做的“立德”实是分不开的。若当时,她们的父母为她们开了“特例”,那么后来的她们还都能成长成国家栋梁的模样吗,很难说!
真正的教育,从来是立德为先,这是半个多世纪前那些教育大家用实际行动传给我们的,它应该被永远传承。
那些年代的高考中,如那四个女孩一样落榜的特殊子女还有很多,他们的存在,让国人看到了教育的希望。那希望,支撑着后世无数相信公平的学子勇往直前!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综合自特色文苑、搜狐网、网易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