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来,复旦附中2019届毕业生张镜如身上最大的标签就是“科技迷”,身为上海青少年科学社会员的她手握第七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重量级科创奖项,同时还拥有以自己名字为小行星命名的殊荣,目前已经被清华大学建筑专业录取。
有趣的是,她的父亲、上海电教馆馆长张治曾是第三届市长奖提名奖得主——这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结果,主要得益于家庭教育对孩子好奇心、想象力的保护和鼓励,因为有时候,一些看似无厘头的“脑洞”、一些没必要大费周章的事,恰恰是开启灵感的那个重要瞬间。
在好奇心里“泡”大的孩子,在科研中理解了责任和坚持
去年5月18日,第69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落幕。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的1784名选手云集荟萃,其中包括24名来自中国大陆的青少年科学家,张镜如参与的课题《谁是鼠大王—C57BL/6小鼠社会等级现象的发现及其规律初探》最终斩获动物学科二等奖。有趣的是,这个从动物行为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探究实验环境中小鼠等级现象的课题灵感,来源于《理想国》一书。
做这个课题期间,张镜如最难忘的关键词是“坚持”。
她坦言,小时候的她总是随意地四处渴望、好奇,却难以想到为此负责;长大之后才渐渐明白,一场研究需要的不仅是想法和渴望,还有责任和坚持。为了完成这个课题,平日里,她必须每天去实验室更新实验动物的标记;到了寒假也不能休息,她必须和另外两位组员轮流驻守上海,因为每两天需要为实验的动物加深一次标记,同时每半周还要为它们补充水和食物。“当实验趋于重复之后,当最初的实验的新鲜感退去后,总得有些什么支撑着我继续下去——在这些时刻我才真正明白自己正在做着一些什么。”在体验完整科研流程的过程中,她深刻地体会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持。
眼下,在高考中稳定发挥的张镜如已经被清华大学建筑系录取。这个专业对现在的她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新领域,但在她看来,这或许也正是乐趣所在。
“建筑学是一个交叉着科学理性、人文情怀和美学思想的领域。”还没踏入大学的她已经在畅想未来的学习生活,她希望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外,能够“多走、多看、多听”,去真正看看那些优秀的建筑,及其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与美学构想。她想这大概会是一段漫长而浪漫的旅程——不断吸纳,逐步创造,不断解构,也不断建构。“这样的学习之旅和职业生涯是值得期待的。”
不问成绩、不求结果,“奇怪”的家庭教育背后是对创造力的保护
在张镜如的成长历程中,对她影响最大的人莫过于那对开明而智慧的父母。而他们之间的相处,充斥着许多“无厘头”的往事。
张镜如回忆,小时候,她曾给来自家院子里偷吃葡萄的小鸟写了一篇《我为小鸟辩护》。初中时,为了探究蜘蛛的结网策略,她在家中的小房间里堆满了养蜘蛛的箱子,父母知道后,没有责怪,反而十分支持。她记得有一天晚上,她和父亲在小区里散步,正好看见一只蝉趴在轮胎上蜕皮,于是两个人就举着手电筒和单反相机蹲在地上看了足足一个多小时。还有一回,她在小区一棵树上看见一个巨大的蜂窝,最后全家人一起跑去观察了好久。如今回忆起这些“蠢事”,张镜如仍会忍俊不禁,但她知道,这既是她和父母心中总不磨灭的对大自然的好奇,也是他们对自己最好的言传身教。
和女儿共同成长的每个瞬间,张治也记得很清楚。他记得女儿小时候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螺蛳种在土里可以长出新螺蛳吗?张治没有直接告诉女儿答案,而是和女儿一起尝试“种植螺蛳”,最后她明白了螺蛳并不是植物。“在别人看来,也许这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这样大费周章实属徒劳,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张治说,正是在“大费周章”的过程中,孩子的科创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一并得到了锻炼,而且她还亲身体会了记录实验感受,并为了印证结论查阅、收集资料等一系列科研步骤。“这些更鲜活的收获难道不比一个答案重要吗?”
在张治看来,对于孩子的教育没有什么秘诀可言,因为这十几年来,他和妻子始终只坚持一个育儿信条:竭尽全力为孩子打造宽松、自由、民主的家庭氛围,即使工作繁忙,也一定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探究她感兴趣的事物。
是足够的爱和信任,以及足够的成长空间,让张镜如变成了一个敢于做梦、敢于追梦的小创客。“我是个经常‘脑洞大开’的人,幸运的是,父母总是非常支持我的各种尝试,也并不要求我一定要得到什么探究结果。享受过程,就是最大的收获。”张镜如骄傲地说。
作者:朱颖婕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