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奥塞博物馆被称为“欧洲最美博物馆”,与卢浮宫和杜伊勒里花园隔河相望。
11月1日,奥赛博物馆馆长洛朗斯·德卡尔(Laurence des Cars)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做客堂[TANG]·世界博物馆馆长文博讲堂,分享这座博物馆从火车站到最美博物馆的奇妙历程。
洛朗斯·德卡尔自2017年3月起担任奥赛博物馆馆长,历任法新社博物馆科学总监、遗产策展人,橘园博物馆馆长,是法国文化遗产和艺术史策展人。她于巴黎索邦大学和卢浮宫艺术学院学习艺术史,是专研19至20世纪初西方艺术的学者。她曾经策展过多场重要展览,并著有专著《拉斐尔前派:英国现代主义》《法国艺术:十九世纪》等,同时是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和国家功勋勋章获得者。
奥赛博物馆前身是维克多·拉卢为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而建的火车站。火车站落成时,画家爱德华·迪泰伊曾感叹道:“这个车站太美了,多像一个陈列艺术品的宫殿!”谁也没想到,这句赞叹在80年后成了现实。
当时,这里作为发往法国西部、南部火车的起点站,每天从这里发出的列车多达200列。但是,时过境迁,1972年濒临被废弃,有人建议把这座要被废弃的火车站改造成博物馆,得到了时任法国总统蓬皮杜的支持。
1986年12月1日,经过近8年建设,焕然一新的奥赛博物馆开始迎接访客。
奥赛博物馆改造工程采用了意大利女设计师盖·奥朗蒂的设计,她精心分割了长138米、宽40米、高32米的空旷大厅。大门开在西侧,由西到东是一个长100米、高32米的大厅,大厅两侧是一间间独立展室。两侧展室各有三层,主要陈列绘画作品。在这里,观众们仍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19世纪法国浪漫气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座建筑本身即是博物馆的第一件馆藏,完好地呈现了十九世纪下半页、二十世纪初的艺术风格。
奥赛博物馆馆藏丰富,馆内聚集了法国近代文化艺术的精华,填补了法国艺术发展史上从古代艺术到现代艺术之间的空白,也因而成为连接古代艺术殿堂卢浮宫和现代艺术殿堂蓬皮杜中心完美的中间过渡。
各类藏品数量达八万余件,其中近代艺术品4700多件,包括绘画、雕塑和家具陈设等,以众多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艺术巨作最为著名,同时作品也展示着法国1848年至1914年间政治、历史和社会领域发生的巨变。
说到巴黎想到一个形容词“浪漫”,这其实就来源于巴黎的印象派,我们视觉印象中留存的印象派的名作,比如说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巴黎人,其实跟我们过着差不多的生活,他们喜欢干什么呢?他们也喜欢上街、逛街、买奢侈品、喝下午茶,等他们有假期的时候,他们竟然也会乘着当时的火车,乘着当时的邮轮,出去好好的度个假。
奥塞博物馆最出名的展品就是印象派作品,比如莫奈《撑阳伞的女人》、雷诺阿《煎饼磨坊的舞会》、梵高《罗纳河上的星夜》等艺术巨作都在馆内熠熠生辉,吸引着全世界的观众为之驻足,流连忘返。
就在那个时候,就在印象派最火的时候,巴黎歌剧院刚刚建成,它无比华丽,而德加笔下的那些芭蕾舞少女,还有当时那些真实的场景,就把巴黎歌剧院的台前幕后,全部都印在他的画布上。甚至巴黎的水质,有一点过硬的问题也记录在案,有一个人发际线高的比别人有一点明显,这也记录在案。艺术就是这样,不太美丽的东西也会记录下来。德加Degas的绘画非常神奇,看起来好像就是我们用手机,随手接拍出来的。竟然那个时候人人都流行摄影,而且德加也是最早把街拍的摄影构图,用在绘画原作当中的,而且当时的人跟我们一样,他们也很爱艺术,他们不但去卢浮宫看展,他们每年最期待的一场,最重要的网红展览就是当时的官方沙龙展览。
以莫奈、德加、雷诺阿为代表的印象派大师大胆追求创新,在当时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的启发下,走出户外,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寻求新的艺术观念和新的艺术创作可能性。
随后,以梵高、高更为代表的后印象派大师又开创了新时代,在继承印象主义观念与方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色彩的表现力,以凝重清楚的造型轮廓线取代印象派对造型的模糊,并且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自己的风格和理论。艺术家们用他们大胆开拓的新风格、新内容、新技巧改变传统,为20世纪的现代艺术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成为现代艺术的开端。
精彩的演讲过后,上海交大师生们就印象派艺术、陈展与策展等话题与洛朗斯·德卡尔馆长进行了进一步交流探讨。
本次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由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发展基金,上海名道文化发展中心,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上海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文明办,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承办。近期,堂[TANG]还将结合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合作举办的“时间的形态”展览等文化活动,开展更加多样的艺术体验项目,以更加丰富的活动形式引领大家走进博物馆,感受艺术魅力。
作者:姜澎
编辑:姜澎,图片由上海交通大学提供,部分图片来自奥塞博物馆主页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