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经过长征,到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延安由此成为了中国革命的心脏,也是党的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党中央在这里建设了一支精悍的新闻宣传队伍。
坚信“笔和枪一样是战胜敌人的两种锐利武器”,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潮湿的洞穴里创办通讯社、建立广播、发行报纸刊物,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鼓舞全国军民的战斗士气,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今天上午,由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主办,延安新闻纪念馆和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联合承办,为期两个月的“万众瞩目清凉山——记延安时期的新闻出版事业”主题展览在复旦大学蔡冠深人文馆开幕。5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往昔峥嵘岁月,也将师生们带到了那段珍贵的红色记忆中。
延安清凉山亦是“红色新闻山”
清凉山,又名太和山,位于延安城东北、延河北岸,高100多米,方圆约4平方公里,是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之一。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清凉山是中央党报委员会、解放日报社、新华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众多新闻机构的所在地,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祥地。
七大开幕时,陈毅同志赋诗曰:“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由此,清凉山也被称作“红色新闻山”,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延安时期的新闻事业在毛泽东新闻思想的指引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形成了报刊、通讯社、广播、出版为一体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网络,成为一支强大的文化战斗力量,给身处困境的中国革命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副局长苏雅琳感慨万分,开展此次展览就是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弘扬延安时期党的新闻思想和理论,为我们今天的新闻事业提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手摇马达发电,用炮弹残骸溜冰
步入复旦大学蔡冠深人文馆二楼,200平方米的展览陈展面积整齐阵列着65块展板,500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延安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
“在物资匮乏的当时,新华社的新闻工作者利用休息时间,每人每天摇一个小时的马达用于顶替生产任务,才能换得四两小米的口粮……”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将观众带回了那个艰苦岁月。
不过延安时期的生活虽苦,新闻工作者们却始终怀揣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懂得苦中作乐。闲暇时,他们也会组织排球比赛,甚至用炮弹残骸作溜冰鞋在清凉山下的滑冰场中快乐驰骋。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展览带领师生走近党的新闻事业的摇篮和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从生动的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许征介绍,复旦大学是一所传承着红色基因、流淌着红色血液的大学。当年,《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带领复旦新闻前辈,在抗战炮火中竖起“好学力行”大旗。师生追求真理、光明和进步,在重庆北碚创办了复旦大学新闻馆。新闻馆内可以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被誉作“夏坝延安”,也成为大后方著名的“民主堡垒”和中共地下党员的“据点”。
一个新闻人,一位宣传工作者,寻找初心最好的去处,莫过于延安清凉山下的新闻纪念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张涛甫感谢延安新闻纪念馆将展览直接送到复旦,学院师生将进一步结合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参观展览,学好党史和新闻事业史。
作者:李晨琰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