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27日),杭州亚残运会女子50米自由泳S6决赛中,中国姑娘蒋裕燕以33秒44的成绩夺金并打破赛会纪录。
当晚的混合4×100米自由泳接力34分决赛中,蒋裕燕还同队友张蒙、杨光龙、郭智一起夺冠并打破亚洲纪录。
本届亚残运会上,蒋裕燕已斩获7金1铜。失去右臂和右腿的她,在16岁时夺得残奥会金牌,她说,“我一只手一条腿游不过别人,那我就要更努力,尽全力。”
那么,这位网友心中的“折翼飞鱼”是如何炼成的?
01
“从小到大,老师和同学们并没有把我区别对待,我就是一个健康成长的普通孩子。”
2004年,蒋裕燕出生在浙江绍兴。3岁时,一场车祸让年幼的她失去了右臂和右腿。尽管遭遇不幸,但蒋裕燕没有自暴自弃,家人依旧送她到全日制学校就读。
蒋裕燕小时候学写毛笔字
为了帮助女儿更好地康复,妈妈给蒋裕燕报了一个暑期游泳兴趣班,也正是这个兴趣班,把蒋裕燕的人生带向新赛道。“教练觉得小燕子很刻苦,就推荐她报名参加市体校,之后就这样一步一步走下来了。”
之后,蒋裕燕师从绍兴市体校游泳教练单永刚。单永刚曾说,从事游泳训练二十余年,这是他收的第一个残疾人学生。“虽然她身体不便,但有股不服输、顽强拼搏的精神,具备一流运动员的潜质”。
02
“当我在水中,我就不需要拐杖!”
刚开始训练,蒋裕燕便遇到了困难。因为无法掌握身体平衡,游起来十分吃力,“浮起来就不受控制,停下来便直沉到底”。别人都从蛙泳学起,而她只能直接学自由泳。“即便是现在,蛙泳的成绩还是不太理想。”
通过不断努力练习,蒋裕燕逐渐找到单侧发力的诀窍。在进行针对性训练后,她逐渐展现出游泳天赋,泳技也有了飞速进步,甚至比其他小孩学得更快。别人三个月的训练内容,她一个月就能完成,是真正的“如鱼得水”。
蒋裕燕喜欢游泳的原因很简单,“在水里像鱼一样。鱼有一条尾巴,我有一条腿,进退起伏丝滑,可以在水里享受自由。”
2017年,蒋裕燕来到浙江省残疾人游泳队。为激发潜能,她必须接受更为严格的训练,每天至少游1万米,成绩不达标还要加练。
像蒋裕燕这样单侧发力的运动员,游泳时对肢体运动节奏的掌控要求很高,要做到精准连贯才能让身体上浮,节奏稍有混乱,身体就容易下沉。蒋裕燕只能通过大量不间断的练习,让自己保持“水感”和力量。
浙江省残疾人文体中心游泳教练冯洁说,蒋裕燕是所有教练都期待的“理想运动员”,不仅底子好,心甘情愿接受训练的苦和累,甚至还享受着比赛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但谈及天赋,冯洁却说,“蒋裕燕‘水感’并不好,她在水里身体很重。”因为缺少右臂,仅50米的自由泳,蒋裕燕要比别人多划11下。冯洁说,蒋裕燕很要强,会跟男生比,甚至跟比她肢体残疾级别轻的男生比。“她会很认真地研究技术,找自己的不足点。”
03
“我希望打破舒适圈,看看自己有没有更多的可能性。”
蒋裕燕的勤奋努力,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回报。
14岁时,她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斩获6金1银;
2018年雅加达亚残运会上,她获得3金1银;
2021年东京残奥会上,作为中国代表团里年纪最小的运动员,蒋裕燕获得2金1银1铜的好成绩,并打破3项世界纪录。
10月22日,中国盲人门球运动员余钦权(左)、游泳运动员蒋裕燕(右)在开幕式上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
在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蒋裕燕作为运动员代表宣誓,也让她受到更多的关注。这次亚残运会,蒋裕燕报名了6个单项,其中还包括她从未在大赛中参加过的200米混合泳。蒋裕燕希望打破自己的舒适圈,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万一用自由泳、蝶泳这些优势泳姿,刚好把蛙泳落下的追上,岂不是能多一块牌?”果然,最终她凭着努力在200米混合泳项目上拼出了一块铜牌。
网友:即使折断了翅膀,一样可以飞的更高
蒋裕燕说,是游泳让自己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更自信地面对未知和挑战。在水里,不需要借助任何辅助工具,可以靠着自己的力量去决定前行的方向。
“作为残疾人运动员,我想向大家说,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发光。”
为你加油!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综合:央视新闻、体坛报、浙江新闻、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潮新闻、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