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2月,宋庆龄在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发表《人民能够扭转局势》的演说。主席台布景是毕加索专为大会绘画的“飞翔的和平鸽”。
宋庆龄是出生于上海并长期在上海工作、生活的老上海,她工作中基本是讲上海话,北京的随团翻译和上海为数极少的俄语口译大多听不懂上海话。整个接待过程,宋庆龄全都讲上海话,姜椿芳坐在主客之间,有条不紊地将苏联人的俄语,直接翻译成上海话给她听,主客之间交流得欢畅尽兴,突显了举办家宴的温馨、轻松的氛围。事后,宋庆龄对姜椿芳的评价是:翻译生动活泼而不僵硬。
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校长姜椿芳(1912—1987,江苏常州人)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中国大百科之父,他在长期的革命生涯和翻译事业中,与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29年5月宋庆龄乘火车由西伯利亚沿中东铁路回国,参加在南京举行的孙中山国葬仪式。途经哈尔滨时,中苏合作经营的中东铁路局的职工、哈尔滨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学生都动员起来,去车站欢迎宋庆龄。刚随父母到达哈尔滨不到一年的姜椿芳也参加了欢迎的行列。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宋庆龄。
1936年6月,身为中共地下党员的姜椿芳在哈尔滨被日本人逮捕入狱,后经多方营救出狱。8月初秘密转移至上海,主要负责上海文化界的统战工作。1937年,抗战爆发,上海于淞沪会战后沦陷。根据党的指示,姜椿芳与苏联塔斯社上海分社社长罗果夫取得联系,同意由苏联人出面向租界当局申领出版许可证,以苏商的名义创办中文版《时代》周刊,及时报道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情况。抗战胜利后,《时代日报》问世,姜椿芳任时代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不久,宋庆龄回到上海。苏联驻上海总领馆每逢十月革命节都要邀请宋庆龄参加招待会。姜椿芳作为时代出版社社长,也是招待会的必请之客,所以姜椿芳与宋庆龄逐渐熟悉起来。
在此期间,集中国戏曲和西洋歌剧、舞剧于一身的中国特色音乐剧《孟姜女》上演,该剧由姜椿芳策划成立的中国歌舞剧社演出,姜椿芳任编剧。《孟姜女》所表现出来的“反专制、反独裁”的主题刺痛了国民党政府的神经,经常有特务来找剧组的麻烦。宋庆龄为支持《孟姜女》,同意该剧以为中国福利基金会募集“文化福利基金”的名义演出,并且亲临排练场观看演员排戏。1946年3月,《孟姜女》剧组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行两场义演,宋庆龄亲自到场主持,并为全体演职人员颁发纪念章。
随着时代出版社的业务不断扩大,向中国人民介绍苏联儿童文学作品已被提上出版日程。姜椿芳通过罗果夫,邀请宋庆龄为即将出版的苏联童话故事《黑母鸡》中译本撰写序言。一贯视少年儿童为“世界之宝”的宋庆龄欣然命笔。1947年2月,时代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宋庆龄作序的《黑母鸡》中译本,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和家长的喜爱。
1949年10月1日,一个47人组成的苏联文化艺术科学代表团来华参加新中国开国大典。10月15日,代表团从南京赴上海。苏联文化艺术科学代表团团长是著名作家法捷耶夫,副团长是著名剧作家西蒙诺夫和著名电影导演格拉西莫夫。姜椿芳对这三位团长的主要作品可谓是了如指掌,其中西蒙诺夫的著名剧本《俄罗斯问题》中译本,正是由姜椿芳于一年前(1948年)以“林陵”的笔名亲自翻译出版的。
▲1949年10月,宋庆龄在上海私邸宴请参加开国大典的苏联代表团主要成员。左起:宋庆龄、西蒙诺夫、姜椿芳、格拉西莫夫
根据中央的安排,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宋庆龄将在上海会见苏联代表团主要成员。由谁担任宋庆龄的翻译?这成了一个大问题。宋庆龄是出生于上海并长期在上海工作、生活的老上海,她工作中基本是讲上海话,北京的随团翻译和上海为数极少的俄语口译大多听不懂上海话。此时,曾任塔斯社上海分社翻译、在上海从事苏联文艺电影翻译八年之久、且会说一口正宗上海话的姜椿芳,自然成为宋庆龄翻译的不二人选。
10月18日晚上,宋庆龄副主席在位于淮海中路的私邸举行鸡尾酒会,欢迎苏联代表团。苏联代表团团长法捷耶夫因公务提前离沪回国,由副团长西蒙诺夫、格拉西诺夫等10余人参加宴请。晚上6时20分,宾客相继步入客厅,姜椿芳紧随宋庆龄迎候门口,向客人一一致意。整个接待过程,宋庆龄全都讲上海话,姜椿芳坐在主客之间,有条不紊地将苏联人的俄语,直接翻译成上海话给她听,主客之间交流得欢畅尽兴,突显了举办家宴的温馨、轻松的氛围。事后,宋庆龄对姜椿芳的评价是:翻译生动活泼而不僵硬。
1952年1月底,姜椿芳奉调北京,在中宣传部斯大林著作翻译室工作。当年10月1日到11月7日苏联十月革命节,我国举行规模宏大的“中苏友好月”活动,苏联派出了以吉洪诺夫为首的苏联文化工作者代表团和苏军红旗歌舞团来到北京。宋庆龄再次点名姜椿芳担任她的翻译。11月7日,刘少奇、宋庆龄在北京饭店主持盛大国宴招待两个苏联代表团。据参加这次口译工作的上外校友姜其煌回忆:“这个盛大国宴的首席翻译是姜椿芳。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苏联代表团团长著名诗人吉洪诺夫的即兴讲话,他使用很多文学语言并引用不少诗句,这些我很多没有完全听懂,即使听懂了也觉得难以翻译,但姜老面对如此众多的国家领导人和中外宾客,却镇静沉着,把吉洪诺夫即兴引用的诗句立即翻译成流畅的汉语,准确地传达给在场听众。没有俄语、中文、文学方面的很高造诣和丰富的口译经验,很难达到这样高的口译水平。”
中苏友好月活动刚结束,12月,以宋庆龄为团长、郭沫若为副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将赴维也纳参加“世界人民和平大会”。这是由我国各界代表59人组成的大型代表团。宋庆龄又一次点名姜椿芳做她的翻译,并任翻译组组长。当时姜椿芳是中宣部斯大林著作翻译室主任,而且经常担任中宣部开会时苏联专家发言的即席翻译,工作很忙。因此,他的直接领导胡乔木不同意他去维也纳,由于宋庆龄副主席的坚持,代表团向中央专门打了报告,才决定姜椿芳随团出访。
这个代表团人数较多,中央决定分两批离京,大部分成员乘坐火车。姜椿芳随宋庆龄乘坐苏联军用专机,先飞莫斯科,然后转飞维也纳。飞机上午从北京起飞,晚上在伊尔库茨克停下来过夜。宋庆龄想到市区看看,姜椿芳立刻联系了当地有关部门并安排了一辆汽车,陪同宋庆龄到市区游览,苏方陪同人员十分热情地介绍市区情况,姜椿芳全面、详细地翻译给宋庆龄听。宋庆龄兴致很高,一边游览,一边回忆起1927年和1929年来苏联时的情景。后来飞机又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停留了一夜(现恢复原名卡特林堡),州政府主席出面招待了宋庆龄一行,苏联元帅朱可夫也出席了晚宴。
12月12日,世界人民和平大会隆重开幕,来自德国、法国、英国、印度、中国、伊朗、苏联、奥地利、瑞士、比利时、意大利、阿根廷、哥伦比亚等30多个国家的2000多代表在维也纳音乐厅出席会议。宋庆龄主持召开国际妇女会议时,姜椿芳坐在宋庆龄旁边,随时将她的话语转达给与会者,宋庆龄习惯说话很轻,姜椿芳翻译时特意将声音提高些,让与会者更清晰地理解宋庆龄的讲话。
维也纳大会结束后,宋庆龄应邀访问苏联。抵达莫斯科时,苏联政府在站台上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宋庆龄发表了书面讲话,由姜椿芳翻译。在苏联长达一个月的参观访问中,宋庆龄旧地重游,寻访了1927年旅居苏联时曾经到过的地方和场景。姜椿芳随同宋庆龄访问幼儿园、小学校,观看芭蕾舞剧,参观莫斯科市容,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休息时,陪同宋庆龄一起下跳棋,打台球。
姜椿芳以他高超的翻译技能和勤奋忘我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宋庆龄的高度赞扬。周恩来在北京火车站迎接宋庆龄出访专列归来时,对姜椿芳等随同人员此行对宋庆龄悉心照顾表示感谢。
在出访一个多月的交往中,宋庆龄观察到姜椿芳每天随身带着一大串钥匙,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回国后,她叫身边工作人员去北京东安市场买了一个专放钥匙的小皮夹,作为礼物送给了姜椿芳,并告知自己在北京南小街的住处,邀请姜椿芳常来家里做客。
1979年3月10日,时隔20多年后,在宋庆龄北京寓所,姜椿芳再次见到了宋庆龄,他百感交集,紧紧握住宋庆龄的双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次他是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的身份,陪同宋庆龄会见老朋友、美国出版商费兰克·泰勒,宋庆龄对泰勒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再次来华表示热烈欢迎,泰勒十分高兴,他左手挽着姜椿芳,右手握着宋庆龄的手,愉快地合影留念。长期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外国友人路易·艾黎、柯弗兰、柯如思、米勒、中村等也参加了会见。改革开放后,姜椿芳两次当选全国政协常委,并担任文化组组长。1983年12月,姜椿芳接受了由邓小平和康克清签字的《纪念宋庆龄国家名誉主席基金会理事聘书》。
▲1979年3月,宋庆龄(前排右五)在北京寓所会见美国朋友费兰特·泰勒(右四),姜椿芳(右三)等参加了会见。
今年,与新中国同龄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将迎来建校70周年庆典,谨以此文纪念姜椿芳校长,并表达对宋庆龄女士的敬仰与缅怀。
作者:孟庆和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任思蕴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