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才是金融危机的幕后真凶
文汇报:当前西方资本主义的新一轮反思,使莱茵模式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对于资本主义的两种形式,请您将莱茵资本主义与英美资本主义做一简要对照。
盖尔·阿芙利:莱茵资本主义与英美资本主义之间存在许多明显的差异。莱茵模式清楚地表明了商业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它关注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关注长期利益以及社会和环境责任。一个德国公司被期待服务于其经营过程中利益相关的任何人,包括客户、供应商、雇员、股东和当地社区。英美资本主义则聚焦于股东价值的短期最大化。起先,我们称之为“莱茵模式”与“英美模式”。现在,我们认为“蜜蜂模式”与“蝗虫模式”的提法更为妥当,这样可以避免大家把两种经济模式与地理概念联系在一起的误读。
文汇报:在您的《莱茵模式-——如何开创和谐的常青基业》一书中,您曾指出“英美模式是有缺陷的,并包含自我毁灭的种子”。不久之后,金融海啸痛袭华尔街,并席卷全球。似乎预言应验,您认为这是巧合吗?
盖尔·阿芙利:事实上,贪婪才是金融危机的幕后真凶。当人们过分关注于季报、增长数字的时候,职业伦理势必受到挑战。因为,没有企业可以永远保持持续增长,没有企业可以保证每个季度都让股东盈利。令人遗憾的是,在将近20年对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痴迷之后,美国公司已经抵押了他们的未来。经理们顶着巨大的压力,忙于把报表做得更好看。而实现这个目标,有时需要欺骗,或者称之为“寻找到消费者天真的一面”。如银行把不良债务打包卖给消费者,当全球金融危机袭来时,这些可怜的消费者毫无抵御能力。因此,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众多公司倒闭,没有人可以幸免。贪婪充斥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德国也不例外。银行利用人们的信任,把糟糕的投资产品卖给当地社区。然后,只有依靠纳税人来为他们的社区埋单,就像纳税人不得不为银行埋单一样。
这样的悲剧会在你、我身边一再上演。因为,英美模式的银行系统并没有得到完善,大多数违背职业伦理操作的高级经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戒。我甚至担心,新的全球金融风暴已经埋下祸根。人们有时总是对周遭熟视无睹,就像在金融的世界里,人们即便已经察觉到问题的存在,但是面对固有的银行系统只能感叹“束手无策”。今天,亦有学者为中国银行业的稳定性捏了把汗。这些金融界的“庞然大物”抱定“大而不死”的信条,往往有恃无恐。
作者:刘迪
编辑:刘迪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