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早产儿的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体重不到1500克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是日后发生神经系统不良结局的高危人群。他们的父母往往因为缺少照护早产儿的知识而影响这些早产儿的疾病恢复及生长发育。
5月20日,由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联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贝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早产儿护理研究项目”, 旨在形成一套针对早产儿家长的专业培训体系,让早产儿更好的从医院过渡到家庭环境,从而确保每一位早产儿安全与健康成长。
上海每年出生20万新生儿,其中早产儿发生率达10%左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主任曹云教授介绍,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儿皮肤薄嫩,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抵抗力极弱,呼吸吞咽吸吮能力不协调,各器官系统发育未成熟,容易发生多种与早产相关的疾病。总之,早产儿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均较足月儿差,需要给与特殊的护理。”
据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每年收治的早产儿达到3000例之多,其中将近500例是体重不到1500克的小早产儿。曹云教授坦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存在将医院“保暖箱当成保险箱”的心态,“他们缺乏相关知识,不知如何照护早产儿,觉得将孩子留在医院更放心,一些孩子为此要推迟出院一周左右。”但从医学专家角度来看,这并不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因为早产儿本就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母婴分离,如果病都治疗好了,还是应该尽早和家人在一起,孩子需要和大人的互动,家长的抚触以及视觉、听觉方面的刺激都会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而这在医院都是无法实现的,同时住在医院也存在再次感染的风险。但同样困惑儿科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是,往往千辛万苦救治成功的早产儿回家后可能因为父母的不专业照护而前功尽弃。曹云坦言,“在国内,目前大部分机构重视的是住院期医护人员对早产儿的照护,没有意识到父母对于早产儿更加重要,普遍缺乏对家长的关注,也缺乏延续性的理念,然而对于早产儿这一特殊人群,只有早产儿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才能够准确承担父母的教育任务。”
据悉,在发达国家已经提倡家庭参与式及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支持护理等模式,国际上也有大量文献报道该模式对于早产儿的远期预后的重要性。由此,儿科医院新生儿科开始关注早产儿父母的教育问题。 据悉,通过早产儿护理研究项目,将早产儿喂养、疾病预防、家庭参与式照护、出院过渡护理的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想融合,通过多学科的干预完善早产儿的系统管理,向早产儿家庭宣传科学的家庭护理方法,了解早产儿的心理行为发育,熟悉各类疾病早产儿的喂养,社工疏导家庭成员焦虑情绪。从而帮助父母在住院期间参与照护特殊对象,在出院前学会照护特殊对象,提高早产儿的出院成功率。曹云教授表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消化系统最重要的疾病。在母婴分离的情况下,儿科医院新生儿科的重症监护室内目前已实现母乳喂养率70%,极/超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率达到100%。“母乳喂养率的提升使得儿科医院早产儿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大幅降低。”然而曹云教授更希望在出院后,妈妈们抱着孩子真正实现由孩子自己吸吮的母乳喂养方式。
喂养的过渡是需要专业训练的。据介绍,早产儿住院期间只能用管子和奶瓶实现母乳喂养,回家后如果仅仅是给孩子一个奶瓶或是抱着孩子喂奶,早产儿是无法适应的,此次儿科医院定制了一批适合早产儿的特质奶嘴,“这类奶嘴的造型、材料软硬度、大小都有讲究,进而通过这样的过渡,使得早产儿能实现从奶瓶的喂养顺利过渡到妈妈自己抱着母乳喂养的方式。”曹云教授表示,这对妈妈的乳汁分泌,母婴交流和心理都是最好的。据悉,除了早产儿喂养,培训项目还包括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专业医护团队提供的新生儿急救复苏、早产儿沐浴、早产儿尿布更换、宝宝行为观察等内容,同时结合面对面家长课堂以及旁实践培训,手把手教会家长读懂早产儿的行为,教会家长支持早产儿的发育,解答各种问题。
作者:陈青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由院方提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