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可以接受肺癌早期筛查,能看闻名遐迩的中医流派特色专病门诊,孩子得了重度贫血、先天性心脏病,也能在社区获得与儿科医院同质化防治干预……今天,徐汇区与区域内七家三级医院正式启动学科项目型医联体建设,三级医院的优势医疗资源通过首批七大项目“直通”社区,下沉到上海医疗卫生网络的网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学科项目型医联体是徐汇区在医联体建设方面的新探索,它以学科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集结起徐汇区域内的七家三级医院和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学科项目型医联体采用“1+X”合作模式,即一个框架协议、X个合作项目。具体来说,徐汇区卫生计生委与各三级医院签署框架协议,明确双方在学科项目型医联体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合作项目由双方围绕基层和居民健康实际需求具体商定,成熟一个,实施一个。首批形成7大惠民项目:
1.“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建设项目”(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合作)
以提升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为目标,在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12个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分基地。每个社区建立一个流派特色专病门诊,开展1-2种优势病种研究,以下社区、带队伍、建学科、立特色、传技术等合作为切入点,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服务的需求。
徐汇区卫计委称,目前还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探索院内制剂区域共享机制。也就是说,未来,对一些疗效突出、临床需求量大的中药制剂,老百姓不用再跑到龙华医院,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够配到。
2.“肺癌早期筛查及防治一体化项目”(与上海市胸科医院合作)
2017年,在徐汇区的户籍人口中,肺癌初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女性第三位,肺癌死亡占户籍居民全死因的6.82%,是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有研究显示,早期筛查能使肺癌死亡率降低约20.3%。把好肺癌早干预、早发现的第一道关口,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徐汇区此前已在全市率先试点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提供肺癌早期筛查和随访管理服务,建立社区初步筛查、上级医院精准筛查与诊治、社区随访管理的闭环机制,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着力降低居民肺癌过早死亡率。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大量病例的实践以及胸科医院定期的培训、带教,社区医生作为“健康守门人”的能力将被强化。更重要的是,区域居民肺癌早发现、早治疗的几率将大幅提升,死亡率将大幅下降,居民的就医安全感、获得感将大大提升。
3.“儿童保健项目”(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
为提升社区儿童保健服务能级,将针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如中重度贫血、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智测初筛异常等,形成“社区早筛-高危干预-分级诊治-专病管理”的防治一体化健康服务闭环。
4.“预防儿童肥胖社区-家庭-母婴综合干预项目”(与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合作)
针对儿童肥胖这一健康热点,推行“社区-家庭-母婴”综合干预理念,开展预防儿童肥胖早期综合干预,探索建立社区-区妇幼保健所-国妇婴分级分类联动服务管理模式,以期降低儿童肥胖发生率。
5.“老年精神专科建设及老年认知障碍综合干预项目” (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
针对老年精神病防治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建设老年专科门诊和病房,以“老年认知障碍”为重点探索建立早期识别、分级诊疗、健康管理、康复支持的综合干预模式,推进区域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对老年人精神类疾病的管理服务能力。
6.“社区眼耳鼻喉专科能力培训及分级诊疗项目”(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合作)
针对社区眼耳鼻喉专科诊治能力薄弱的短板,对社区医生开展眼耳鼻喉专科适宜知识和技能提升培训,建立网上预约转诊绿色通道,探索建立社区五官科常见疾病的分级诊疗和健康管理的联动模式以及急重症绿色通道,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
7.“病理远程会诊中心项目”(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合作)
发挥肿瘤医院病理诊断学科品牌优势,以远程信息系统为基础,组建徐汇区病理诊断远程会诊中心,并以此为纽带,促进病理学科人才培养,提升肿瘤诊治质量。
据悉,徐汇区将积极打通七个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信息互联通道,实现医联体内院前、院中、院后诊疗服务一体化。
医联体建设始终备受各方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先后发布了关于推进医联体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
上海市卫计委党委书记黄红称,徐汇区医疗资源丰富,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4.9岁,为全市第一,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先进水平,在社区卫生综合改革方面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此次,徐汇区七个学科项目型医联体的启动,是落实国家和上海市有关医改和医联体政策精神、推进医联体建设的又一重大措施和制度创新。
她同时谈到,学科项目型医联体是不同于已有的紧密型医联体、专科型医联体和医共体的一种新型医联体建设模式,没有现成经验和模板,要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建立公平公正、调动各方积极性、百姓受益的管理机制体制,推进学科项目型医联体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
徐汇区区委书记鲍炳章称,下一步,关键是做实医联体的组织架构和合作模式,使之成为上海模板、徐汇范式。与此同时,以医联体建设为契机,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争取经过几年努力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特色学科、专科,让医疗卫生成为高品质生活的新动能。
作者:唐闻佳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