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年开始,我病情进展又严重了。但我清楚地知道,有这么好的治疗团队,我不能轻言放弃,要做强者,即使含着眼泪也要往前闯!”63岁的何亦平阿姨聊天时始终面带微笑,如果不是一张诊断书,外人很难想象,这个曾被医生宣判“至多活三个月”的人,如今又顽强生活了七年。
七年前,何阿姨发现自己腰疼,走不了路,到医院检查发现已是肿瘤末期。在其他医院都婉拒的情况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肿瘤科向她伸出了援手。如今,除了化疗和行动不便的日子,何阿姨依旧每天坚持走路散步,努力尝试过平常人的生活。
“我这七年的生命生存期来之不易,全凭华山医院肿瘤科的治疗团队,是他们给予我第二次生命。”就在几天前,何阿姨写了一封感谢信。在信中,她感谢了每一位曾经救治过她的医生和护士团队。
这也是何阿姨七年来写的第二封感谢信,她常言,癌症晚期病人,除了要有不放弃的精神,还要学会和医生建立一种好的相处方式,“医生不是神,他们也许不能决定生死,但一定会尽全力帮你,期望你活得更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因为这也是让他们最有成就感的事。”
“七岁”的何亦平写了一封信
华山医院:
七年了,还差十来天就整整七年了,我这七年的生命生存期来之不昜,全凭华山医院肿瘤科的治疗团队,是他们给予我第二次生命。在几乎血清肿瘤指标都3000以上,被医生预判最多3个月生存期,如此病危的情况下,我闯过一个个生死关,我竟然生存了七年,创造了奇迹。回首已过去的七年,感受至深。
2011年8月我得了乳腺癌晚期了,好几家医院己委婉告知家属,“不能手术,不能化疗,无能为力。”唯独贵院肿瘤科收治了我,主任梁晓华医生说:“让我们尽努力吧!”这句话慰籍了我家人的心,温暖感动了我。中国有一句话“人凭精气神,运转天地间”。我也要有“精气神”,因为它是一个人生命活力的凭依,我要配合医生团队的治疗。
七年来病情反复多次,他们精心医治,依据个性化,多次确定方案,医患之间相处很好,保持良好的沟通,他们帮助我创造了生命奇迹。他们是梁晓华带队的医疗团队和毛莉华带队的护士团队。我要称赞他们:梁晓华精心带队,医技一流。
2011年底,有一天听到他们开例会,他说的那些话至今没有忘却。他说面对这群特殊病患者,我们不仅仅把治疗作为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保持生活品质。理念上如此超前,观念非常前卫,是学科好带头人。
周鑫莉关心患者,善于沟通。经常在没有查房任务时,在走廊偶尔相遇患者时,她会主动招呼询问治疗情况,使患者感受来自副主任温暖关心。
黄若凡腼腆和蔼,精心研究,外出进修3个月,还保持与床位医生联系,可贵的是对患者身体感受细致的了解。曾亲眼目睹他对濒临死亡患者抢救全过程,他竭尽全力,流汗满面。
詹琼爽朗率直,医技增长。她已相当成熟,能够独挡一面。前期住院时作为我的床位医生很关心我的病情,每次住院时都要仔细触摸一下我淋巴结的大小,我印象特别深。
蒋京伟做事踏实,精心治疗,别看他是小个子,但医技不错,他在我患病初期,曾为我做过腰椎穿刺手术,操作缓和,动手利落。
初钊辉认真专注,与人方便,有时候其细微举止可见其为患者着想。
林浩言语不多,做事认真,时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默默无闻埋头工作。葛蒙晰积极肯干,能作示范,每次带医生查房,言语明确,要点明晰。
杨雅岚细致敬业,沟通多样,2018年初至今住院治疗都是我的床位医生,当我看到出院小结时,深深地感到遇上了一个很细致非常敬业精神的医生,小结把我六年的治疗过程写得非常的全面,而且半年来,时时用微信与我沟通,了解我治疗后的反应,提醒注意事项等,连休假日也及时回复我的提问。
刘涛性格活跃,很能沟通,有次中午,准备找他开具药单,他正在走廊尽头与患者家属沟通,患者家属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刘涛医生极其耐心给予解释,一遍又一遍直至得到理解。如此这般耐心,少见。
他们身上还有许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称赞和学习的。毛莉华带领的护士团队起到不可或缺作用。她们技能超好,态度和蔼,忙碌有序,听不到一句怨言,见不到不和睦现象,总那么亲切对待你。
第七年开始,我病情进展又严重了。还没有走完的一年里,他们多次研究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因为我的治疗已经超越了国内的医学范畴了,他们苦苦研究进一步的医治疗效,期望有所突破,能使我生命再次出现奇迹。
我清楚地知道,有这么好的治疗团队,我不能轻言放弃,要做强者,含着眼泪也要往前闯,让生命之花继续盛放。我再次由衷地感謝他们给了我生命,伴随我生存之途的梁晓华医生领导的医疗团队。
肿瘤科患者:何亦平
2018年7月27日
▲华山医院肿瘤科专家黄若凡(左一)、周鑫莉(左二)、梁晓华(右二)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让我们尽努力吧!”,那是全世界最动人的话
2011年8月,何阿姨下楼时突然腰疼,无法行走,以为是腰椎旧病复发,就去医院做了核磁共振。当场,医生就委婉地请她进一步检查肺部和肝部,“最好全身都检查一下”。
“我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不好了。”联想起半年前摸到的乳房肿块,何阿姨赶紧在家人的陪同下做了全身PET/CT,结果提示“左乳腺癌全身广泛骨、肝代谢异常”,癌症转移确凿无疑。经过肿块切除活检,诊断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肝骨转移,4期,最末期。
“肝转移是弥漫性的,就像把芝麻洒在肝上了,到处都是。”何阿姨说。当时,几乎所有血清肿瘤指标都超过了3000,医生给出的预期生存期是一至三个月。那一刻,全家人急疯了。
在朋友的推荐下,何阿姨找到了华山医院肿瘤科主任梁晓华。此前,好几家医院都因何阿姨病情凶险、肝功能情况不好、化疗困难而表示“不能手术,不能化疗,无能为力”。仔细看完何阿姨的全套检查报告,梁晓华沉默了一会儿,说了一句:“让我们尽努力吧!”这句话在当时何阿姨的耳朵里,简直是全世界最动人的话。
“这句话慰籍了我家人的心,也温暖了我。”时至今日,何阿姨回忆起来依旧十分感动,“医生这么努力,我也不能放弃。我也要有“精气神”,因为它是一个人生命活力的凭依,我要配合医生团队的治疗。”
要做一支蜡烛点亮整个房间
收入院后,梁晓华与周鑫莉、黄若凡几位医生一起,反复研究何阿姨的检查报告、病情状况和耐受情况,经过科室充分探讨,制定了一套周密的治疗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同时用唑来膦酸抑制骨破坏。
梁晓华告诉何阿姨,这个方案如果能成功最好,如果不行,情况也可能会变差,希望她理解。“当时我觉得,既然医院接受我了,就该相信他们。”幸运的是,何阿姨对化疗药物很敏感,治疗起效了:腰痛症状缓解,肝酶下降了,肿瘤指标明显下降,病灶有缩小趋势。
“我太高兴了!医生也是,他们高兴得不得了。他们说是我命大,碰到了奇迹,但我知道,为了这个治疗方案,其实他们花了很多心血。”就这样,何阿姨成功跨过了鬼门关,成了大家眼中的奇迹。
2015年,何阿姨出现睡眠障碍,反应变慢,无法行走,肿瘤指标再次上升,核磁共振提示,肿瘤发生颅内多发转移。
“终于到了这一步。”但这一次,何阿姨没有恐慌,“每天都像是赚回来的。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有这些医生在,就不那么害怕了,知道他们会陪着我一起战斗。”
这一次,医生团队给予了头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口服化疗的方案。一段时间后,何阿姨的睡眠虽有所改善,可还是不能行走,肿瘤指标再次上升,颅内转移再次进展。
幸运的是,通过多学科合作,2016年9月,医疗团队再次调整了治疗方案,2个月后,何阿姨的肿瘤指标重回正常,颅内病灶也得到了控制。
尽管七年来病情反复多次,但只要有梁晓华医生的团队在,何阿姨就很放心,“他们精心医治,依据个性化,多次确定方案,医患之间相处很好,保持良好的沟通,他们帮助我创造了生命奇迹。”
如今,带着晚期癌症的“帽子”生活了七年的何阿姨,对于癌症这件事有了自己的感悟:“癌症病人就像房间里的一支蜡烛,如果你心里是明亮的,坚强的,周围人都是支持、鼓励你的,你就会慢慢地把整个房间点亮。相反,如果你自己先暗淡下来了,那么慢慢地整个房间的光都会熄灭。”
抢救完病友,医生说了句温暖的“狠话”
说到华山医院肿瘤科的医生护士们,何阿姨如数家珍,“周鑫莉医生关心患者,善于沟通。经常在没有查房任务时,在走廊偶尔相遇患者时,她会主动招呼询问治疗情况,使患者感受来自副主任温暖关心。詹琼医生爽朗率直,医技增长。她已相当成熟,能够独挡一面。前期住院时作为我的床位医生很关心我的病情,每次住院时都要仔细触摸一下我淋巴结的大小。黄若凡医生虽然个子高大,但腼腆和蔼……”
但是,就是这位腼腆的“大个子”黄医生,居然有一次“凶”了何阿姨。那是她肿瘤第二次复发住院期间。同病房的一位女病友因肺癌晚期,进入了生命的最后阶段。那天恰好是病友女儿的生日,她之前向医生表达过,如果可以,希望不要在女儿生日那天离开。
那天下午,女病友忽然就不行了,护士赶紧呼叫了医生,“大个子”黄医生立刻冲进了病房,开始给她做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很累的,医生需要不停地按压,一连来了好几位医生,轮流给她按压,但最后,即便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救回来。”何阿姨说,抢救到最后,医生们满头是汗,神情极度失落,他们特别想帮那位病友撑过这一天。然而,“就在这时,黄医生抬起头,发现了病房里的我,突然‘狠狠’地对我说:‘你还在这里干什么! 赶紧拿个凳子,坐到护士台去!’”
那是七年间,腼腆的黄医生第一次冲着何阿姨“发火”,因为他担心病友的离去会给何阿姨留下心理阴影。
“在那个时刻,作为医生,经历了挫败,还能顾及到我的感受,我觉得他真是时时刻刻都把我们这些病人放在心里的。”那瞬间,何阿姨觉得心里特别温暖。
作者:陈青 李晨琰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李雪林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